第一百零九章 炮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有哪個?徐子先,徐光啟閣老啊!”韓霖聞言驚訝的應道。“此人乃我天教教友,曆法、農事、兵法火器及數學,無一不包,無一不精!”
“惜乎已於去年冬去世矣!”韓霖嘆了口氣道,“其中許多書籍尚未來得及出版。只是因我二人關係不錯,我家中才略有所藏!”
徐光啟?如雷貫耳,張順怎會沒聽說個這個?結果張順還沒來得及欣喜,想方設法把這徐光啟挖來,卻驚聞噩耗,徐光啟已逝去矣。
張順不由扼腕嘆息道:“徐先生之才,令人神往矣,恨不能相見!”
韓霖聞言不由和高一志相視一眼,心道:主公既然好泰西之學,我天教傳播有望矣!
於是,韓霖連忙應道:“我天教雖無徐光啟第二,可是兵法、火器、築城、曆法及數學等事,皆為長技。若是主公有心,我等願再推薦幾人,以便主公時時垂詢!”
“好,好,好,如此甚好!”張順不由笑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張順又怎麼會厭惡有才能之士來投靠自己呢?
“對了,徐光啟......咳咳,徐閣老的書也及時著人送來,我先看看究竟如何!”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老子一根腿毛都不能放過!
韓霖和高一志頓時欣喜非常,連忙應了。而張順仔細分辨了兩種方法的長短,便決定先以目測法為應急之策。而立杆法因為較為複雜,先作為培養精英炮手之學,徐徐圖之即可。
而除了測距以外,第二具備技術含量的便是銃規銃尺之法。
所謂銃規,其實就是一個四分之一圓稍多一些的量角器,圓心處設有垂線。上面分為十六格和三十二格。每大格約為後世3.75度,每小格約為後世1.875度,用來測量和調整火炮的射角。
而銃尺則是用來測量火炮用藥量的,上面依次分為鉛、鐵、石三種炮彈用藥的刻度。
張順嫌棄銃尺麻煩,直接決定今後火炮皆用油紙包裹定量藥包。作戰之時,裝填手只需根據命令,把相應藥包裝入火炮即可。
然後再有炮手用燒紅的鐵鉤刺破進行點火,自然一切無虞。
除卻以上技術以外,剩下的便是釋放火炮的規程,倒也簡單。張順直接寫道:
一、測遠,二、裝填,三、測角定炮口俯仰,四點火,炮長觀察射擊效果。
五、復位,六、溼刷溼潤炮膛,七、勾子勾出殘留,八、幹刷清
理水漬,九、裝填,十、調整炮口。一共十個步驟,其餘釋放過程,
來回迴圈便是。
射擊之時,由旗長選擇炮兵陣地,炮長負責觀測、測定炮口和下令。其餘炮兵依照操作規程和炮長命令進行行事。
經過張順初步試驗以後發現,炮兵經過這般訓練以後,火炮的射速要比以前快上一倍以上,並且準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