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張順來說,編輯簡單的用兵之法易,編制用炮之法難。他本身也是二把刀,雖然對如何編制炮兵,頗有心得。但是究竟如何用炮,還得請教專業人士。

為了以保萬全,張順特意前後請教了張都督、韓霖、高一志和頗具實踐經驗的李十安諸人。

張順還不放心,又親自前往曹文詔營地,像跟隨曹文詔而來的炮手請教射擊經驗。

海納百川,汲取眾家之長,張順才終於搞明白所謂的“炮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炮兵作為張順準備的“殺手鐧”,不得不精心準備。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又不至於洩露出去,張順乾脆自己親自操刀,編制炮兵手冊。

火炮射擊第一步,便是測距。火炮測距有目測和立杆二法。

中國傳統方法為目測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尺子測量完標準距離,然後讓觀測之人觀測站在相應距離上士卒的特徵。

其特徵對照口訣為:相距二十五丈,略見人眉目口鼻;相距五十丈,不見眉目,視彼人面赤;相距七十五丈,視彼人面赤轉青白,身略朦。

相距九十丈,視彼人面蛇淡白而愈小;相距一百丈,視彼人面色微白,見面僅盈寸。

相距一百二十丈,視彼人面色只一點,似有似無;相距一百三十丈,視彼人面黑,身朦。

張順心中估算了一下,一百三十丈也就差不多四百米開外。除此之外,身愈朦朧,距離越遠,火炮便難以命中矣。

而立杆法,中西稍異,大體不過立上杆子,用三角函式法進行計算。

剛開始,張順被炮手和韓霖、高一志諸人一頓子午、寅醜說的發懵。

過來好半天,張順這才反應過來,感情這所謂的“子午寅醜”,就是類似“ABCD”的代號來著。

張順前世高不成低不就,好歹九年義務教育的根子還在。難道連最簡單的三角函式都不會嗎?

遂後,張順明白其中的關竅以後,頓時下筆如游龍,不到一炷香時間就把那些簡單的三角函式計算題算了個明白。

這下子讓張都督、韓霖和高一志大吃一驚。畢竟數學這種乏味的東西,並不是大多人能夠輕易能夠喜歡的起來。

那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徐閣老曾經和傳教士利瑪竇合力翻譯了前六卷。雖然一時間名聲大噪,眾人爭相傳抄。

結果最終能夠看明白的沒有幾個,更不要說進行深入研究了。

那韓霖身為徐光啟的教友,自然也得入手一本。只看了半日,早已經渾渾噩噩,只得束之高閣作罷。

韓霖見張順“喜歡”幾何,為了天教傳教大業,連忙推薦道:“主公既然喜歡這度數之學,我絳州家中尚且藏有徐閣老的,和等書。對了,還有等農學著作;兵法著作。”

韓霖突然間嘰裡呱啦說了一堆,張順都沒聽清他說些什麼。知道他聽到,不由覺得耳熟,連忙問道:“哪個徐閣老?如今居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