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除蝗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叫涸澤之處呢?有句話叫做“涸澤而漁”,這個涸澤之處便是指乾枯的湖泊、水池。
“涸澤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圖之此在矣!”
這是解決辦法了,蝗蟲滋生的根本,在於乾枯的水源之處。要想解決蝗蟲,必須從這裡下手。
你要說給張順一支螞蚱腿讓他喝二兩小酒,說不定他還能做到。你也問他螞蚱的習性,那可就麻了爪了。
張順也不能判斷韓霖講述的是否正確,下意識便看了張慎言一言。
張慎言被韓霖奪了風頭,倒也不惱。見張順望來,知他有幾斤幾兩,不由笑道:“韓學士果然高才,老臣欲想補充一些,也無從補充了!”
不是,你怎麼不準備問問他,那魚蝦卵怎麼就能夠“化蝗”了嗎?張順無語吐槽中,就你們這點生物學知識,實在讓我難以放心的下啊!
其實張順倒是多慮了,故人生物學知識或許不準確,但是以觀察為主的常識還是準確無誤的。
原來這蝗蟲喜居於森林、低窪長草之處,而雌蟲產卵之地卻要求乾燥並且草木稀疏。
尋常年份,由於雨水的浸泡,這些地點往往潮溼低窪影響蟲卵的成活,更有青蛙等天敵大量吞食蟲卵,以抑制蝗蟲的數量。
雌蟲一次性產卵數量在五十至一百之間,一旦久旱無雨,就會造成有利於大量蟲卵孵化成活的環境。
由於蝗蟲的繁殖和成長規律,一般第一年乾旱,便會在第二年滋生大量蝗蟲,引發“蝗災”,故而有古人有“旱極而蝗”的說法。
既然張慎言也贊同韓霖的看法,一事不煩二主,張順便連忙追問道:“以卿之見,當如何採取措施,以消減這場將要發生的蝗災呢?”
韓霖雖然不甚滿意張順連這點事兒都要徵求一下張慎言的意見來,不過好歹是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他連忙應道:“欲除根本,先除涸澤!”巘戅寶來baOLais戅
“低窪潮溼之處,一旦乾涸,便有魚蝦卵化而為蝗。以吾之見,要麼將此地挖掘為池,要麼將此地一舉填平,方可無憂,此上策也!”
“然而,天下低窪潮溼之處何其多也,非數代之力,不能建功!故而中策除卵,除蝻。可使人專牧雞鴨,一如韃虜牧羊一般。前往低窪潮溼之處及農田田舍之間,今食其卵。”
“若有疏漏,再使農夫孩童挖掘蝗蝻,如若挖掘不盡,致次年蝗災,當杖一百。如有落地蝗蝻,亦當一併撲掘,否則與之同罪!”
“下策除蝗,若是蝗災已成,亦不能坐以待斃。撲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為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餘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面,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淨者撲斃。”
“如此,蝗災可御,莊稼無恙,糧食得保!”
張順一聽,這韓霖說的倒是像那麼回事。他不由笑道:“不意先生竟有如此大才,放置先生而不用,是我張順的過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