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降福不降舜(第1/2頁)
章節報錯
每個人心中角落裡皆有一份自傲,若是不能常常反省,便會被這份自傲偷偷迷惑了眼睛。
曹文詔雖是宿將,亦不能免俗!
他退了,亦是他敗了。
雖然他選擇了他認為的萬全之策,卻完完全全忘記了當初朝廷派遣他們帶領人馬來此地的目的。
依著兵部尚書張鳳翼的心思,讓曹文詔領兵就是看中他的勇猛和魯莽,希望他能夠以快打慢,以有備打無備。
哪怕不能一舉消滅掉張順這股“賊寇”,亦可以死士咬住張順,讓義軍不能在洛陽站穩腳跟,安穩發展。
對朝廷而言,哪怕曹文詔和睦自強、張全昌三人損兵折將、大敗而歸亦不算罪。
只要拖住了張順及其義軍的發展,防止他們利用洛陽城的物資、人力發展壯大。一旦朝廷抽出手來,調集大軍雷霆一擊,義軍便是旦夕可滅的下場。
可是朝中袞袞諸公哪裡想得到,素來以敢衝敢打著稱的曹文詔,突然就“長腦子”了。居然放著面前敵人不打,反而轉身和山西巡撫吳甡勾搭起來了。
也怪不得朝中袞袞諸公誤判,自從衛所制敗壞以後,營兵制興起。朝廷為了制約武將權利的膨脹,特意派遣中官監軍,派遣文官為總督、巡撫進行指揮調遣。
習慣了“運籌帷幄之中”的中樞大員們,喜歡把帶兵的武將貼上“勇武”、“怯弱”等標籤。
時間久了,他們也就下意識忽略了武將也是和自己是一種生物,具備喜怒哀樂的感情和是非對錯的抉擇。
曹文詔走了,懷著滿腔的憤恨,他還會捲土重來的。不過張順毫不在乎,曹文詔的退走讓他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洛陽城這塊肥肉讓他吃下肚裡,卡在胃中尚且不曾消化。若是官兵全力進攻,張順不但不能消化掉這塊肥肉,反而會對自己的胃部造成沉重的負擔。
如今曹文詔的壓力不在了,張順終於可以安心的盤起來,消化這塊肥肉了!
等到義軍確定曹文詔確實退走以後,張順便下令任命蕭擒虎為孟津守備,總督水陸兵馬二千人,專職防守黃河以北的官兵。
任命趙鯉子為孟津副守備,負責白鶴渡口的防守。任命黃守才繼續充任水師總管,負責協助蕭擒虎、趙鯉子監督、防禦官兵的進攻。
然後,張順便帶領親衛及麾下騎兵及蔣禾五百刀盾押著曹變蛟等俘虜,一路返回洛陽。
在張順離開的這些日子裡,洛陽城倒也沒有太大的變故。好在張慎言的親自督促下,洛陽城四角的敵臺已經修建完畢。
呈銳角狀的敵臺,如同鐵蒺藜的稜角一般,彰示著洛陽城的變得讓人更加難以抓握。
張順攜帶著大量俘虜,讓士卒挑著繳獲的官兵武器、鎧甲和旗幟,大張旗鼓、耀武揚威的返回了洛陽城。
福王朱常洵聞之,連忙帶領眾官迎了出來,為張順接風洗塵,恭賀大勝!
張順亦不謙讓,反而意氣風發的對福王說道:“殿下勿憂,當面之敵乃悍將曹文詔也。被我三戰三敗,退守黃河以北。其本人亦被我一戰成擒,惜乎其人頗識忠義,寧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