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鯉子恨他無事生非,以致“河神”黃守才遭受此厄,哪裡容他?

乾脆便把他挾持到洛水河邊,一刀刺死了此賊,然後奪了他的褡褳,一頭扎入到洛水之中。

此地洛水正流經山谷之間,水流湍急,趙鯉子自恃水性出眾,便藉助水勢遊了回去。

跟上來的幾個弓手面面相覷,不敢跳入河中追擊,只得作罷。

那趙鯉子吃了虧倒也學了乖,等他趕到永寧縣城以後,先抓了把灰把臉弄花了,這才進城打聽訊息。

永寧縣小,趙鯉子輕輕鬆鬆就打探到縣中典史兩天前帶領這一隊衙役,押著一個重犯送往府城去了。

趙鯉子只好又追到河南府城,結果到了那裡,他一個鄉下少年無依無靠,摸不到半點門路。

他只好再返回偃師,找到“河神”黃守才的朋友尋求幫助,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黃守才等人把船隻棄了以後,官府按圖索驥便追索到偃師伊洛河邊。

可是這事情關係到自己身家性命,眾漁夫舟子哪個敢說?他們只說前兩日大風,吹散了船隻,至今不知去向,就是不肯承認。

只是他們哪裡知道那河南巡撫樊尚燝如今犯了“縱寇入豫”,正想為自己開罪,哪裡肯依?

他只是下了死命令,務必要尋得這些“勾結匪類賤民的罪證”。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官府大力追討之下,親自負責此事的河南府推府在一處賭坊裡發現了一錠打著官印的銀兩,這卻是張順當初贈送給黃守才銀兩中的一錠。

張順做事素來細緻,卻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他手中的銀兩有從官府內繳獲的,有從澤州城訛詐的,還有從義軍手中換來的。

總之來源複雜,就有了疏漏之處。這官銀多存放在銀庫之中,很少流到百姓手中。

那推府便趁機捉了那賭鬼,一番大刑伺候之後,才吐露了這銀兩乃是“河神”黃守才所贈。

其實黃守才雖然救濟附近漁夫舟子,又如何會給這賭鬼銀兩?但是終究有了牽扯,官府立刻下令巡捕文書捉拿黃守才歸案。

可憐那黃守才自負自己有治河之才,又與官府老爺素有往來,本來又應當走到盧氏來到義軍之中。

結果陰差陽錯之下,一錯再錯,最終被官府捉拿到府中大牢。

還沒等趙鯉子想出主意,沒想到那推府又帶了三五百士卒,挨家挨戶捉拿和黃守才有關的漁夫舟子,聲稱:“黃守才已經招了,爾等皆是從賊之人。速速束手就擒,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趙鯉子沒有辦法,只得再次跳入河中,向東逃去。

他這一逃不要緊,正好逃到了轘轅關附近。當時駐紮轘轅關的正是張順派遣過來的“亂世王”。

這“亂世王”趙鯉子倒也識得,見了他不由大吃一驚道:“舜王不是領兵西向了嗎,如何有來到了東面?我等找主公找的好苦啊,如今主公何在?”

“亂世王”知趙鯉子和張順親近,便連忙派了士卒把他送到了登封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