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張順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了,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若是不能借助武力奪取城池,自然是無處“種田”。若是一味“種田”,很可能被官兵一波圍剿,全員俱滅。

如今,自己若是能夠一舉擊退官兵圍剿,奪取洛陽之地作為根基,進行經營,遠超自己窩在山溝溝裡“種田”十年。

一念至此,張順不由下定了決心。他晚上住宿在紅娘子那裡,狠狠的“懲罰”了此番“她自作主張”的行為,到了第二天才心滿意足的宣佈道:“城中諸事皆以紅娘子、張慎言及宋獻策三人為首決斷,若有爭執,以支持者人數多寡決斷。”

“我自率麾下親衛及劉成、賀錦和賀一龍三部騎兵,前往山西絳州尋那韓霖前來助陣。絳州據此四五百里,無論成與不成,我等必在十五日內趕回,城中諸事還請諸位勉之。”

張慎言往日雖代張順主持過日常事務,但是畢竟身為臣子,尚有諸多不便,多少有些心虛。

他便試探著問道:“那韓霖名聲雖盛,派遣一員將領前去邀請也就罷了,何必主公親自動身呢?城中之事千頭萬緒,福王那裡還需要主公進行安撫。其中若有變故,我恐怕滿盤皆輸矣。”

張順笑著搖了搖頭,他這個時候終於明白當初主席看到馬謖失街亭的時候,說“初戰亮宜自臨陣”是什麼意思了。

作為一軍之主,既要總攬全域性,又當親自督陣。可是每個人都是分身乏術,其中輕重緩急,若是判斷有半點錯了,便是兵敗甚至身死的下場。

如今自己也面臨著這個問題,到底是坐鎮洛陽主持防禦工作,還是親臨絳州將韓霖納入囊中?

翻來覆去,張順思索了小半夜,才把這事兒想的明白。

洛陽防禦工作雖然千頭萬緒,其實不過依照計劃行事罷了。自己在這裡親自監督,或許能夠提高一些質量,但是依舊無關大局。

如今只需先將自己離城的訊息壓下來,由紅娘子、李香在此地穩定人心已經足以。更何況自己麾下這些幕僚將領經過自己精心培養,忠心和能力基本還是可靠的。

紅娘子等人比不得張順甚至兵法,他若是按部就班的佔據洛陽城進行防守,只能是自蹈死地。只有增添一些變數,方有一線生機。

韓霖便是其中的變數,只是這韓霖究竟能不能助自己守下此城,張順也不知道。

好在張順沒聽說過韓霖,可是他聽說過徐光啟。他記得徐光啟是明末“西學東漸”的重要人物,他編寫了,和利瑪竇一起翻譯了前六卷,還學習西方曆法和鑄炮等學問。

張順自己也不知道腦海中的這些知識是當初自己歷史課本是學的,還是在網上那個犄角旮旯裡看的,反正他覺得若是上天真要給自己一線生機,這線生機當應在此人身上。

若是自己派遣其他將領前往,究竟不是自己之事,必不能竭盡全力。其間若是稍有挫折,說不定此人便無功而返了。

更何況,若是洛陽城中傳出一些不好的訊息。此人或者藉機自立,或者坐視成敗,甚至直接投降官兵亦為未可知。

唯有自己親自前往,諸將被困在洛陽城中,為了自家性命計,必將全力以赴。哪怕意欲投降官兵,亦不可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