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娘子等人到達洛陽城的第二天一早,張順便將城中之事全權託付與紅娘子與張慎言,他自己則率領悟空、姬程以及劉成、賀錦和賀一龍親衛及騎兵一千七百人馬離開了洛陽城。

這倒不是張順要當逃兵,而是依照張都督的建議,前往山西絳州邀請舉子韓霖韓雨公前來助陣。

張順對此將信將疑,什麼韓雨公?聽都沒聽說過,要說請的人是韓世忠,那還值得自己折節下士。

結果張都督此言一出,張慎言也不由驚訝道:“原來是他?若真得此人相助,洛陽城果真能守矣!”

張慎言素來為人正直,不是那空口大言之人,張順聞之便奇怪的問道:“張公,此話怎講?”

張慎言便笑道:“這韓霖,字雨公,號寓庵,天資聰穎,年方十六便中舉矣。他不曾入仕,擅長雜學兵法,猶善攻守之策。其人學兵法于徐光啟,學銃法於高則聖,正是主公所需之人。”

“此人素來與東林諸黨為善,亦當聽聞我張慎言之名。我且為主公修書一封,希望助主公一臂之力!”

張慎言講述了半天,這些亂七八糟的張順也不大在意,只是當他聽到徐光啟之名,不由大喜道:“即是徐光啟之徒,當值得我親自走一遭,將其請來助我等守城。”

原來韓霖張順不曾聽過,但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啟對他來說卻是如雷貫耳。

按理說,如今洛陽城被義軍新據,城中人心不穩,張順萬萬不可輕離此城,以免發生騷亂之事。

只是紅娘子既然來到洛陽城,張順便明白怎麼回事了。那紅娘子果然也私下裡對他說:“夫君休怪我自作主張,起兵之事本來就是不進則退。”

“如今夫君名震天下,正當是雄起之時,豈能如閨閣女兒一般,蝸居在崇山峻嶺之中,坐視他人縱橫天下?”

“若是夫君未取這洛陽城,也就罷了。如今夫君已經奪取這洛陽城,又欲助福王奪取天下尊位,早已經有進無退矣。”

“以夫君名聲之盛,如今若是得洛陽而不能守。哪怕是躲入深山之中,夫君以為官兵會放棄追索我們嗎?與其如此,何不以攻為守,以求一線生機?”

“如今我和李香俱至,夫君妻妾皆在此城,以示不退之意,正可藉此安定城中人心。且我又久為夫君操勞庶務,狐假虎威之下,頗有些聲望,亦可助夫君守城。”

張順聞言不由感慨道:“人總說‘巾幗不讓鬚眉’,不曾想我家娘子一不遑多讓,可堪有執宰之才。”

張順深受後世網路影響,一直以為“種田”才是正途。如今紅娘子一語驚醒夢中人,他才發現無論是“種田”也罷,攻城略地也罷,都是為了生存和壯大,並無高下之別。

農業社會,生產週期緩慢。以最根本的耕種來說,一年也不過一季到兩季收穫,但有天災人禍,往往入不敷出,甚至顆粒無收。

若是自己學習“闖王”“闖將”等人攻城略地,獲取資源的速度將會遠遠超越自己“種田”獲得資源的速度。

但是,若是一味攻城略地,以劫掠為務,竭澤而漁又非長久之計。一旦軍事上稍遇挫折,就是分崩離析的下場。

所以,是否需要種田,是否需要劫掠,其中分寸只能由自己掌握,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