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後夾擊(第2/2頁)
章節報錯
心思不穩的“活曹操”、“亂世王”、“八大王”等人不免下令放緩了進攻,準備伺機逃命。
好個張三百,一看形勢不對。連忙親自帶領麾下三千人馬抵了上前,便衝便高聲喊道:“此乃我義軍援兵,速攻莫怠,勿慮也!”
萬餘士卒,列成大陣,如同神龍一般,見首不見尾。其他人如何知道張三百動靜,只是見張順中軍大旗前移接戰,便只道是張順親自帶兵衝陣。
頓時,“活曹操”、“亂世王”和“八大王”疑慮稍去,便準備再堅持片刻看看情形。義軍才得以勉強穩住陣線,抵擋住官兵的衝鋒。
這便是鄧玘作為主將判斷錯了,若是他利用大營防守義軍這邊的進攻,反過來調動馬鳳儀的土司兵和自己的中軍,反過來拼死一搏衝擊張順帶來的援軍,此戰勝負猶未可知。
官兵全部力氣都使在當面之敵,自然放鬆了背後的防禦之事。張順距離稍近,見官兵防守稀鬆,連忙命令“左金王”、“革裡眼”脫離隊伍,踐踏敵營。
其餘義軍皆放緩腳步,整頓陣型之後,再緩緩接近官兵。
果然官兵猝不及防,等到發現衝鋒過來的不是援軍,而是義軍以後。他們不由相顧失色,被“左金王”、“革裡眼”一衝而破。
這時候鄧玘才發現自己判斷失誤,陷入到全軍覆沒的邊緣。
好個鄧玘,當機立斷,立刻命令馬鳳儀退出戰鬥,前隊變後隊,抵擋張順的騎兵,而他自己則親自帶領親兵堵上馬鳳儀退出留下的空缺。
馬鳳儀的土司兵戰鬥力頗強,“亂世王”本就勉強抵住,見她退卻,更是不敢追擊。
馬鳳儀遂撤出戰線,反身對上了“左金王”和“革裡眼”的騎兵。
“左金王”和“革裡眼”也是大意,見官兵一觸即潰,只道勝利就在眼前,便一馬當先撲了上去。
這個時代,騎兵才是戰爭之王。特別是東亞地區的騎兵,更是非常難纏。
像明軍為了對付蒙古和女真的騎兵,除了裝備各種火器以為,還裝備了大量的戰車和大刀、長斧。
這是因為由於技術的進步,蒙古和女真騎兵都能裝備重甲,普通的長矛陣已經難以抵禦對方的騎兵衝鋒了。
“左金王”和“革裡眼”本就是陝西邊軍出身,深知騎兵對方步兵的手段。他們麾下的騎兵都是“紫金梁”竭盡全力裝備而成,並不下邊軍騎兵半分。
依他們看來,像這種長矛陣根本就不夠看。所以,他們毫不停留,直接將麾下士卒分為數十隊,來回往復,進行衝擊。
“左金王”居左,“革裡眼”居右,各從石柱土司兵方陣一角進行衝鋒。
馬鳳儀毫不畏懼,即令土司兵列成密集陣型,進行防禦。
“咚咚”的馬蹄聲在戰場之上再度響起,土司兵方陣前面兩角的兩個士卒,各自面如土色的盯著面前五百騎兵如同山洪海嘯一般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