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端午出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端午節,
武侯城內老百姓們都穿上了早已準備許久的新衣,那買不起新衣的,也儘量納了一雙新鞋,穿在腳上,走起路來,時不時的低頭瞧上兩眼,歡喜的很。
因著姜西的暫住,這幾日陳月都沒有像以往一般在長桌上看書寫文,只是跟著牛芳和嫂嫂的身後,學著兩位的持家之道。
事實上,也沒甚好學的,因為家中沒有僕人,大家要洗澡打水都是自己來的,做飯也是牛芳自個兒做,畢竟是開過食肆的手藝,也沒什麼可挑剔的。
這樣一來,陳月大部分時間,都格外的空閒。
也因此,盼著今日的端午節可是盼了許久。
一大早就起床來熟練的包好手中的肉粽和紅糖粽,陳月也沒忘記向牛芳確認,
“娘,咱們待會兒就去看划龍舟是吧?看完龍舟,再去北城外的蘭山寺上香?”
牛芳手中的粽葉飛快的翻轉,幾秒鐘的功夫,一個小粽子便包好了,放在一旁,木珠仔細的用紅繩綁好,再放到一旁的竹籃上。
“等咱們把這盆裡的餡給包好,就出門去,這還是咱們家到武侯來,過的第一個節日。”
牛芳說話的時候,臉上也帶著些掩不住的笑意,去年的端午,她都還在地裡,一天到晚的摳搜著吃食,甚至就算是紅薯,也不能敞開了肚皮吃,乖女兒也時常唸叨餓。
再瞧瞧如今,要不是陳書那小子非要吃什麼糖粽,今兒這上百個粽子,那就都是實打實的肉餡了。
日子過的好了,對那平日裡的節日,也就上心起來了。
再一個,她也打聽過了,這武侯城內的未婚女子,凡是這樣的假日,都會出門來玩耍,總不能讓每年都出門看賽龍舟的珠珠,嫁給大壯後,就憋屈的待在屋裡不是?
陳月倒是沒牛芳那麼多的想法,最近天天做女紅,在廚房打下手,要不就是做家務,實在是有點無聊得緊,又不能詢問那姜西,究竟何時才離開家中,盼望著今日出門玩盼了許久。
田瑤那丫頭倒是個明白人,對待陳月的態度完全看不出兩人曾經的救命之恩,只像對待送她回縣衙的好人罷了。
只是,也曾在姜西看不見的地方,回過頭來對陳月無聲大笑。
陳月當時先是一愣,隨即也回以同樣燦爛的笑容。
這兩人,姜西帶著田瑤早出晚歸,也不知是在做什麼,陳月也不過問,萬一問了,人毫無阻攔的告訴你,那自己還不得幫忙?
所以啊,不問,不問保命。
好不容易等到牛房將粽子給包完了,陳悅連忙欣喜的回房去換上不久前嫂子送她的衣裳,一條散花百褶裙,袖口處還繡上了好一圈小蝴蝶,轉起圈來,就像是真有蝴蝶停在袖口上一樣。
頭上再插上一隻紅鳶師姐送的石榴花銀釵,襯得陳月整個人都有了一股子小姑娘的嬌俏味道。
木珠穿了一條家中母親送來的墨綠色蘭草花樣的百褶裙,頭頂插了一隻相同蘭花樣式金釵,至於牛芳,今日可謂是隆重打扮了,頭上戴了一隻素雅的金釵,耳朵上吊著兩個小金墜,手腕也戴了個光面的金手鐲。
一身紅綠相間的長裙,更是顯得整個人貴氣十足,只要牛芳不張口,旁人瞧見,准以為是那富貴人家老夫人。
當然了,若是按照那武侯城內的標準來看。
劉芳如今的身家,拋開這木珠名下的宅子,也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家底。
為了今天的出行。
陳爹早幾日就去車馬行,訂了一輛小馬車,沒法子,那賽龍舟的地方,在東城城外,若是不坐馬車去,光靠走路,天不亮就開始,走到地方時,也不知道能擠進外面幾層。
再說那平日裡路上隨處可坐的牛車,到了端午這一日,天,不僅價錢要翻番,人家牛車上也不一定有空位給你。
至於軒轅浩,甘順先生兩人,皆表示自己對那賽龍舟沒什麼興趣,在家守著屋子好了,牛紅也只推辭不去,私下裡覺著這家中還是得有一個陳家人守著才是。
牛芳當時聽了這話,都給氣笑了,不過也知道這妹子性子軸得很,也懶得與她爭辯,只讓她不要阻攔董瑞便是。
如此一來,陳爹,陳書,王百年,董瑞四人擠在馬車車板上,三名女眷則是坐在車內,將捲簾給拉起,從車窗看向外面。
馬車走了好一會兒,陳月這才將好奇望向窗外的眼神收了回來,轉而看向一旁與牛芳低聲交談的嫂子問道:
“嫂嫂,為何今日明明是端午節,但是,瞧著街面上的人,和往常相比,反而不算多呢?”
這可與陳月一直期待的,熱熱鬧鬧的街道不一樣啊?
木珠聽到這話,忍不住一樂,
只覺得小姑子這般困惑的樣子,才更像是這個年紀的小孩,嘴裡卻不停下的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