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對奧斯卡的渴望(第2/5頁)
章節報錯
長長呼了一口氣,邱木閉上眼睛,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三個半小時的片子,單從感受出發。
這電影還有些小青澀。
但。
著實屬於柏林的這點調調,這點調調怎麼說呢,拿推理舉個例子,柏林屬於妥妥的社會派。
社會×藝術。
這是柏林的最簡化標籤。
以此為例子,其他兩個大概亦可以分別概括為威尼斯先鋒×藝術,戛納商業×藝術。
而奧斯卡。
大概屬於,美區主流×藝術。
王致遠?
看著導演的名字,邱木默默在名單上做著記錄,青澀的鏡頭語言依然不能掩蓋這部電影在風格上的獨特。
目前來講。
這電影在他看過的電影中可以排入前列,小夥子,有前途。
在此。
傍晚時分。
來自於組委會特意安排的助理敲響了邱木的房門,這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目光恭敬。
邱木現在絕對算得上全聯邦年輕一代電影人的偶像,年輕、獎項認可、票房成績、還有著聯邦性的知名度……種種因素想加,自然是讓他倍受期待。
再加上。
他,標準的草根出身。
這個身份很重要,這年頭,導二代、星二代可真不少,放眼全聯邦皆如此,娛樂圈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星探挖掘便可出頭的時代。
所以。
邱木這個草根身份,自然顯得更加珍奇。
畢竟。
圈子裡的二代導演可真不少。
導演是門真正的燒錢玩意,對於普通人真的很難燒出點名堂。
“邱導,組委會讓我通知您,今天晚上有著各大評委的見面晚宴,還請您事先準備一下,到時候我過來接您。”
邱木點了點頭。
據他所知,今年的評委會一共有著7位成員,他是唯一一位東區人,除此之外,來自於美區的評委亦只有一位。
對此。
邱木覺得。
好萊塢最不喜歡參與柏林電影節的原因之一,大概便在於時間,2月份,大多都忙著頒獎季,與奧斯卡的誘惑相比,柏林自然顯得無足輕重。
何況。
這些年。
柏林在三大中是真的拉胯。
評委晚宴,邱木覺得他已經預料到了一場扯皮的序幕,即便,他是主席,也避免不了。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