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批判現實第二彈(第2/5頁)
章節報錯
當然。
最關鍵的是,這位也毫不吝嗇地對杜馬克進行了鞭屍行為。
“綜上所述。”
“關於邱木和杜馬克之間的爭論,基本上,都不需要動腦子來看待,都可以得出一個最基本的判斷,實事求是地講,一部憑藉著對於歷史文化的優越性隱喻而摘得了最佳影片的導演,和《鳥人》並沒有多少的可比性。”
“當然,我們可以永遠相信奧斯卡那跟著所謂‘主流’前進的審美。”
顯然。
奧瑞克針對於電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還有鞭屍。
即便,《鳥人》中的“狄金森”貌似是在嘲諷他,但,作為嘲諷的物件,如果真的因此變得惱羞成怒,如同踩了尾巴一般瘋狂叫喚,這才是屈辱。
讓人貽笑大方。
奧瑞克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體麵人。
就事論事。
奧瑞克很喜歡這部電影,以一個隱喻的角色成為電影的一部分,他覺得,還挺有樂子。
如果可以。
“當初,這位邱導其實可以邀請我客串一下這個角色,當然,前提是他得將性別修改成男性。”
奧瑞克說著。
他接著開啟了奈飛,對於《紐約時報》可能帶來的影響,他並不在意。
記得。
今天貌似還有著邱木的電視劇《黑鏡》?
奈飛對於邱木的宣傳可謂是不留餘力,而這部打著《駭客帝國》的繼承者的電影劇,自然亦讓人廣泛關注。
高貴的三大大滿貫導演走下凡塵,卑躬屈膝地走進電視劇的領域。
這對於電影界的人也算是一個吃瓜訊息。
嗯。
鄙視鏈,一直都存在著。
甚至,關於電影優越的鄙視鏈,美區和西區才是發源地,時至今日,這裡依然有著一票堅持著大熒幕優越性的電影人們,對於電影保持著崇高的認識。
擱前世。
電影咖們拍電視劇,那也算是大新聞,比如國際章、三金周、以及,可能晚節不保的馮褲子和他的那一部《北轍南轅》。
因此。
奧瑞克對《黑鏡》可謂是相當之期待。
開啟奈飛,他倒上了兩杯咖啡,遞給自己的妻子一杯。
接著,點開了《黑鏡》的第一集,隨之而來的是上面的一行小字。
本故事來源於真實事件改編。
原本那好好“黑鏡”二字如同鏡子般破開,片頭消失,劇情正式拉開序幕。
在一個深沉的晚上,首腦在急促的電話鈴聲中驚醒。
很多時候,深夜的鈴聲意味著有著什麼恐怖的事情正在發生,而對於一個地區,更是如此。
當首腦從床上起來,表情凝重的接著電話,第一集的標題“國旗”非常契合地插入其中,接著,鏡頭一轉,畫面中出現了幾臺電腦,正在播放著一個影片。
一個女人的影片,臉上帶著傷,悽悽慘慘地哭喊著。
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