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批判現實第二彈(第1/5頁)
章節報錯
眾所周知。
美區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雙標”的世界。
他們一方面打著自由平等的幌子,另一方面,對於這份所謂的自由,最終解釋權歸資本方所有。
所以。
奈飛既然敢播,那自然不擔心來自於杜馬克的訴訟,何況,如果杜馬克真的一紙訴訟告上了法庭,那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情。
喜聞樂見。
這年頭。
關於名譽權這類的案子,向來屬於費力不討好的官司,打個一年半載,到時候,僅僅是杜馬克帶給他們的流量,都算是值回票價。
隨便舉個例子。
奧斯卡得主杜馬克怒告三大大滿貫邱木,關於兩位導演之間的愛恨情仇。
撕B。
這向來是贏得眼球的不二法寶。
至於有沒有侮辱?《鳥人》一沒有拿他進行惡搞,二沒有用什麼侮辱性詞彙,甚至,針對於杜馬克的那一段都是截自於北美新聞採訪,這和邱木有什麼關係呢?
和奈飛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此。
推特上。
一位率先在奈飛上看完全片的評論家便如此表示。
“難以想象,這是一位東區導演拍出來的電影,它活生生地向我們展現了好萊塢的現狀和生態,我的年度最佳電影之一,四顆星。”
“PS:記得宣傳上說,這是邱導獻給好萊塢的情書?我對此表示由衷的鄙夷。[中指]”
“PS2:依稀記得,年前某位導演曾大言不慚的表示,邱不懂電影藝術?可真讓我表示意外。”
配圖。
恰巧,來自於杜馬克在《柯爾秀》上的採訪,附以文字:他顯然還沒邁入藝術的大門。
昔日這一句爭議滿滿,但簇擁不少的文字,時至今日,已然顯得諷刺味道一流。
正可謂,今非昔比。
所謂評論家,大多亦是依靠著熱點方才得以生存的傢伙,眼下這麼大一個熱點,他們自然是趨之若鶩,無利不起早麼。
有了熱點,自然便少不了有著一群“考古學家”把這事拿出來扯扯,順便,用來鞭屍。
杜馬克:我不要面子的麼?
呵。
真沒有什麼面子。
畢竟,這個時候鞭屍的人真不少,其中,便有著一位真正的“大人物”,奧瑞克。
邱木不知道,前世《鳥人》中的那位評論家狄金森是否有著原型,但,在這裡,顯然是有的,他便是奧瑞克,甚至有著“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人”這樣的稱謂。
所以。
誤打誤撞之中。
邱木貌似還真對這位進行了一番指桑罵槐,讓這部別人眼中的諷刺劇變得更加的真實。
畢竟。
諷刺了現實,才是真的現實。
《鳥人》上線的第二天,奧瑞克在《紐約時報》更新了自己的專欄:《鳥人》一部建立在現實和魔幻之間的產物。
洋洋灑灑幾千字,針對於電影做出了深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