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你不要怪她
章節報錯
“鄧少俠真是個好人,只是小女子心中過意不去,讓少俠見笑了。”沈棠玉抹掉淚水,“雖然小女子人微言輕,但小女子願意為了這件事盡力一試。”
“有棠玉姑娘這句話,在下便感激不盡了!”鄧千華向她抱拳,“日後若有需要,在下在所不辭!”
兩人好一番互相謙卑,沈棠玉才重新收拾了自己的心態,用了些茶水才道:“至於四妹妹,小女子想,她或許是不願意離開,才這樣說的吧。”
聽著這話,鄧千華腦子裡微微嗡鳴:“此話……怎講?”
沈棠玉看起來有些猶豫,但看了鄧千華一眼後又像是下定決心一樣:“鄧少俠,小女子有個不情之請,希望你接下來無論聽到了什麼,都不要怪四妹妹,她也是有她的苦衷的。”
見鄧千華面上表情變化,似乎是做好準備洗耳恭聽,沈棠玉就知道,眼前的這個男人是真的好騙,只需要稍稍表露出自己的一點善意,接下來說什麼他就都會相信:“其實四妹妹出生之前,家中是發生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的,但後來都壓了下去,當時的下人也都基本上發落了出去,所以知道的人其實並不多。”
“文姨娘……就是在那一年之後再也沒有見過父親。”沈棠玉嘆了一口氣道,“我的母親……也就是沈家的大夫人,曾經偶然說過,說文姨娘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所以才被父親厭棄了……”
“那時候小女子尚且年幼,聽著母親的話並不能理解,還偷偷的去過文姨娘的小院中,才知道四妹妹的日子,過的一直都很苦。”沈棠玉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只是母親當時一直強調,不許小女子與四妹妹還有文姨娘有什麼牽扯,那時懵懂,也不知輕重,現在想想真是後悔。”
“棠玉姑娘……”鄧千華看向沈棠玉寬慰道,“這些都並非是你的錯,你如今願意將這些告訴在下,已是十分難得了,如今在下只想知道,皇貴妃她……到底是誰的孩子?”
“她……不是我父親的孩子。”沈棠玉微微低下頭,這其中的事情她怎麼知道?她只依稀從母親的態度中能知道,文姨娘不僅當年霸佔著父親,還做過些不檢點的事情而已,不是今日偷聽到這些,她根本不知道當年居然還有這樣的一樁往事!
她管沈芙玉這賤人到底是誰的孩子,反正如果不是沈家的孩子不是更好?
畢竟只要一想到母親早年被文姨娘那個老賤人壓在頭上羞辱,她這一年又被沈芙玉這個小賤人羞辱,她就恨不得千刀萬剮了這對賤貨母女!她巴不得文姨娘紅杏出牆,沈芙玉不是沈家女兒的事情是真的!只有她們身敗名裂萬人唾罵,沈棠玉才會覺的心中好受一些!
沈棠玉咬了咬嘴唇道:“這些都是偶然的聽母親說起的,當年父親盛怒,險些就要殺了文姨娘與四妹妹,母親也曾偶爾透露過,證實了的確是有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發生。”
鄧千華聽著她的話,也不由的推算日子:“十七年前左右,絕情教已然成立,也已經在江湖中站穩腳跟,那時雖沒有我,只是後來聽教中叔輩提起時,都說江湖中前輩勸義父娶親時,義父卻好像突發頭疾頭痛不已,而後突然一走快一年時間,回來時整個人就有些瘋癲,尤其是提起情愛之時更是不分敵我,這一過就是十七年。”
也是在那之後的幾年裡,鄧千秋撿了一個骨瘦如柴的孩子回來,就是鄧千華。
“或許……當初的事情應該就同你義父有關係吧。”沈棠玉嘆了一口氣,“只是我也不太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父親與文姨娘鬧翻了之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我只知道,父親為了這件事,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待見五哥哥與四妹妹,想來或許是因為於心不忍,才最終沒有殺生,只是想來也不願意見到別人的孩子,一直不曾像疼愛小女子與其他兄弟姐妹那樣去疼愛過五哥哥與四妹妹。”
這話雖然是事實,但沈棠玉也算是在其中添油加醋了不少,畢竟依照著鄧千華所說,她越發覺得沈書承對沈謙昱沈芙玉的態度越不像是親生父子父女應該有的樣子,且當初選人送死,也是沒怎麼猶豫有選了沈芙玉,除非沈芙玉根本就不是沈家的女兒,否則沈書承如何能決定的這麼幹脆?
“而他們也一直是養在文姨娘身邊的,這些年來,文姨娘對五哥哥極盡寵溺,但是卻對四妹妹動輒打罵……”沈棠玉說的煞有其事,當然其中忽略了自己跟顧氏對這母女兩人做下的惡事,將文姨娘是如何縱容寵溺兒子、壓榨羞辱女兒,導致沈書承與沈芙玉成了如今這個樣子,很是完整但又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去給文姨娘診治的府醫也說過,文姨娘自十七年前發生了一些事情之後,就變得有些脾氣暴躁,四妹妹那個時候……也是捱了不少的打罵。”
“原來是這樣。”鄧千華聽著,微微沉下了目光,家庭與母親,對於沈謙昱來說就是一個無條件滿足他需求的存在,對於沈芙玉來說,或許是畢生無法抹去的痛,難怪他們兩個態度雖然截然相反,但都不肯就這麼跟義父回去。
“我思來想去,也是在今天才明白,文姨娘為什麼變得突然暴躁起來。”沈棠玉將兩人所說的話簡單放在一起總結了一下,總結出來一個可信度非常高的結論,“鄧少俠,雖然這或許只是我的猜測,但我想,令尊當年必定是因為種種原因才沒能帶文姨娘離開,而文姨娘是否因此誤會,認為是令尊故意拋棄了她,而四妹妹的誕生又恰好證明了她與令尊有染,因為見不到令尊了,又失去了父親的寵愛,所以將這一切都遷怒到了四妹妹身上……”
文姨娘與兩個男人都有肌膚之親這一點自然是無法抹除的事實,沈棠玉此番分析並非沒有道理,因愛生恨的文姨娘身處後院,離開鄧千秋想活下去就只能依附沈書承,而沈芙玉的出現卻成了不可忽略的證據,一時間一無所有的文姨娘,將怨恨遷怒到一個孩子身上雖然過分,但也算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