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有什麼比混吃等死更快樂嗎
章節報錯
就算皇上在他死後不會追究家中責任,他二人的事情也讓林家丟了臉,右相大人真的就不會報復尚在人世的家人嗎?
他也巴不得能跟她一起死啊!可是他不能!他做不到看著家人被他牽連而被遷怒!
爭辯到這裡,兩人都沒有再說什麼,也許從一開始,他們就什麼都不應該發生才對……
二人被相繼帶了下去,暫時分開看守起來, 並未定罪,也未處罰,但是被限制了行動,現在事情還沒到結束的時候。
“怎麼啦皇上,您不會是不捨得瑾淑妃了吧?”沈芙玉聲音賤賤的去戳秦致逸,“可是您又被綠了欸!”
秦致逸:……
他不想跟沈芙玉說話!
“朕倒是樂意這麼放他們出去, 可不是你提議非要試這麼一下的嗎?”秦致逸沒好氣的道,“朕只覺得自己像是當了罪人一樣,生生棒打鴛鴦,若不試這一下,這二人出宮後做一對尋常夫妻未必就不能白頭偕老。”
“不大可能。”沈芙玉卻搖了搖頭,“您是覺得瑾淑妃能為了翟元青成為一個見識短淺的婦人,還是說翟元青能為了瑾淑妃成為一代梟雄呢?”
“他二人想法上差距太大,瑾淑妃從來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而翟元青一輩子都在為了擺脫後顧之憂而努力,今次您不試這一次就放他們出宮,等兩人在一起久了,在宮中時的惺惺相惜就會變成你嫌棄我優柔寡斷,我嫌棄你毫不在乎,再好的感情也受不住這樣的互相質疑。”
想想談戀愛就是這麼一回事,不是每一個前任都是渣、不負責、劈腿、pua、海王,世上也本來就沒有那麼多披著人皮的狗東西,大多數人不如人意的感情史中,多少都參雜著些思想上的不一致,而且十幾年二十年下來養成的思想,豈是朝夕就能改的?
不適合就別將就, 喜歡也不一定就能發展成愛,愛也不一定就能發展成白頭偕老,沈芙玉更傾向於當斷則斷,否則長久下去,消耗對方也在消耗自己,最終留下的根本不是什麼愛的美好,而是不甘心的深淵。
“你這話說的,總覺得怪悲觀的。”秦致逸嘆了一口氣道,“好似你根本不相信這世上有人能兩心相悅白頭偕老一樣。”
“臣妾相信呀。”沈芙玉笑眯眯的道,“但誰知道什麼時候能輪到自己呢?老是等不到月老牽紅線,乾脆就無所謂了嘛!”
秦致逸輕輕抿了一下嘴:“你還沒十七呢。”
明明還是個年輕的小姑娘,為什麼她的身上總是有著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呢?說話沉穩,現實,卻又帶著淡淡的疏遠……
“等朕真正掌權天下那一日,你會怎麼打算?”他想知道,沈芙玉會對她自己有什麼安排。
沈芙玉認真的想了一下,隨後道:“那您得給臣妾個大宅子,來百來個下人,然後每個月給臣妾送一筆不菲的養老金!”
“就這?”
“那還需要什麼?”沈芙玉難以置信, “還有什麼比混吃等死更快樂嗎?”
秦致逸:……
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她這麼厲害的人竟然有這麼低階的夢想, 好像她現在在宮裡一天到晚不是混吃等死的樣子似的。
秦致逸不得不懷疑沈芙玉花三天時間搞出來的新宮規和賬簿以及各司改革,完全是為了便利自己不用一天到晚的忙。
“朕的意思是說,你就沒有像瑾淑妃那樣,想著找個喜歡的人在一起白頭偕老?或是做些什麼自己想做的?闖蕩江湖,或者在朝中效力,或是卸甲歸田……”
“不要不要!”沈芙玉搖了搖頭,“幹嘛要做費勁的事情,還不如在宮裡當皇貴妃好呢!起碼有人給我做飯打掃衛生端茶倒水!”
秦致逸:……
“你就是單純的懶吧?”他皺著眉頭道,“不說其他的需要親歷親為,嫁人不符合你的想法嗎?混吃等死?”
“不要!”這次沈芙玉卻拒絕的更乾脆了,“那臣妾還是老死在這深宮裡好了,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嫁人呢?臣妾生來不是給人生孩子的,也不是為了伺候公婆的,更不可能隨便跟男人低頭,任由他挑我毛病讓我改,既不能隨心所欲,也沒人願意無論好壞照單全收,壓著想飛的天性去做籠中鳥,算哪門子的混吃等死!”
“是朕不好,朕不該說這些的。”秦致逸心中微微有些愧疚,是他問錯了話,也是他想錯了方向,沈芙玉不會為了混吃等死去妥協,反而是恰恰相反,先讓別人妥協無人有異議,隨後才能隨她意願混吃等死。
雖然這樣說也顯得很怪。
“臣妾沒有生氣。”沈芙玉倒不覺得有什麼,人說好的求同存異,卻又不免的去排斥大眾認為不合適的事情,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對錯,也沒有絕對的自由,正常人之間都在為了能一起生存下去而互相體諒並收斂自己,在大家相對都認可的環境下去隨心所欲,“混吃等死本來就是不靠譜的,可不是哪個地痞流氓都能像臣妾似的憑本事讓人心服口服的混吃等死!”
“……”一時間秦致逸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她這一身本事……完全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她非得喝露水。
行吧,她高興就行。
除了有點讓別人受刺激除外。
兩人沒多說什麼,秦致逸輕輕打了個哈欠,而後才道:“後宮還有瑾淑妃的事情就勞煩你了,這幾天朕只怕有的忙的,顧不上別處。”
“臣妾不是很懂一個事情。”沈芙玉知道這幾天科舉,如今都考完了,等下各位學子的答卷就都會送進宮中來,由皇帝親自帶人一起看,最終敲定出個一二三來,雖然跟她所學的歷史上有些出入,但總體差距不算太大,“為什麼武考那邊也要跟著考學問啊?”
秦致逸抬眼看過去道:“你放眼望去朝廷裡那些將軍,粗歸粗,莽歸莽,可沒有一個是大字不識一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