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奧國那邊,鐵礦石貿易風雲變幻,未來市場動向,實在是難以捉摸。

“哦對了,還有個訊息,值得跟你分享。”

牛福放下茶杯,朝李唐開口:“自由口岸銅金公司在印泥的格拉貝銅金礦山,因為出現垮塌事故,部分礦區已經關停整頓,在整頓完成之前,必然造成產量嚴重下跌。據全球統計資料,去年銅金屬的供應缺口大概是三十萬噸,這也是造成國際銅金屬價上漲的原因。我們預計今年國際上,銅金屬的缺口,還會持續擴大,甚至有可能達到八十萬噸到一百萬噸。”

這話的意思,就是國際銅金屬供不應求的態勢,還會更加嚴重。

國際銅金屬價格,必然還會持續走高。

李唐點頭表示認同:“銅礦的開採前景,確實很明朗。”

“電網工程,以及各項高精尖產業的井噴式發展,對銅金屬需求量確實很大。不只是咱們國內,國際上,鎂國、鷗洲等國家,近些年經濟也在持續回暖,對各種原材料的需求都在保持增長狀態。”

牛福對國際形勢還是有自己的瞭解的。

李唐知道武礦集團這是已經做出了決定,把業務的側重點放在了銅礦上面。

至於鐵礦領域,他們目前根本沒有建設鋼鐵廠的計劃,旗下的貿易公司,從國外進口鐵礦石,完全就是倒買倒賣,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強烈的願望想要進入鐵礦石領域。

鐵礦也好,銅礦也罷,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風口。

並沒有優劣之分。

他不評價牛福的決定,扭頭看向盧晨義:“盧董事長想要收購我手裡全部的連贏礦業股份?”

“如果你願意,價格方面,咱們可以慢慢談。”盧晨義知道牛福和李興朝這裡處於中立的態度,現在能不能控制連贏礦業,關鍵就看李唐點頭不點頭了。

李唐認真的想了想,沒有拒絕盧晨義的提議,也沒有直接同意:“連贏礦業和海港鋼鐵合作,必然是雙贏的結果!”

“你說得對!”盧晨義出聲附和。

“但是你想要全部收購我手裡的股份,而是不太贊同的,而且這樣做,對連贏礦業的發展也很不利。”李唐沉吟道。

“哦?”盧晨義倒是有些意外:“你不看好我們入主連贏礦業之後的經營?”

“你們海港鋼鐵是國企,而連贏礦業名下有差不多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有二十三億噸的優質鐵礦儲量!”

“這是人盡皆知的。”

“這麼重要的資源,奧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不會那麼容易同意你們的併購。”

“看來你很瞭解奧國的投資委員會的做事準則。”盧晨義自認為自己還是挺了解奧國的投資環境的。

“隨著鐵礦石市場的回暖,連贏礦業股價的持續飆升,奧國那邊已經有很多民眾表達了抗議,甚至有媒體已經在嘗試性的撰稿杜撰我們在皮巴拉地區的投資是一場陰謀。”

李唐說的這些情況,也是從愛麗絲那裡聽來的:“因為我們是私人企業,鐵礦山的投資,本身確實是單純的生意、買賣。你們也知道,奧國那邊奉行的是貿易自由。但你們海港鋼鐵,作為國內最大的鋼鐵國企,一旦收購連贏礦業,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鐵礦儲量,一定會引起巨大的輿論風波!”

“你怎麼就那麼確定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盧晨義對於未來虛無縹緲的事情,顯然是不那麼容易相信的。

而且輿論的東西,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根本無法預料。

李唐卻是知道,國企走出去,不管是在奧國,還是在伽國,投資礦產資源,必然要經受輿論的考驗。

很多國企跨國併購國外礦企,功敗垂成的原因,往往就在於此。

不管在哪一個國家,礦產資源都是戰略性的東西,自上而下,都會引來更多的關注。

連贏礦業現在奧國那邊,引起這麼大的關注,股價就像是網際網路公司似的,持續飆升,本身就處在聚光燈之下。

一旦被海港鋼鐵這樣的國企控股,必然是沸反盈天。

很多購買了連贏礦業股票的奧國人,恐怕就要憂心忡忡了。

他沒有給盧晨義解釋可能發生的這些事情,只是很篤定道:“我們雙方可以展開合作,你們海港鋼鐵可以入股,但沒必要控股。”

“看來你對自己的經營能力很有信心!”盧晨義微微一笑。

“連贏礦業本身就擁有一個很專業的精英團隊。”李唐沒有往自己身上攬功勞。

“你認為怎麼合作才是對兩家企業最好的選擇?”盧晨義饒有興致的看著李唐。

“連贏礦業正在擬定一份融資計劃,不過在融資之前,我想我們需要先跟國內的各家鋼鐵企業先談一談供貨合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