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開創了新的礦業巨頭崛起之路(第2/7頁)
章節報錯
“從地表礦層的情況,儲量上億噸不難。如果兩百米深度範圍內,礦層完整,儲量三五億噸是必然的。至於更深處,以及更加外圍區域的礦床,難以估量,也許十億噸,也許五十億噸!”
比爾向來不會說話說一半,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我個人更傾向於,那裡是一個巨型的鐵礦床!必然是伽國最大的鐵礦,也是前所未有的巨礦!從不多的鑽探工程資料來看,也支援這樣的觀點。”
“你的意思是,李唐必然又掌握一個世界級的鐵礦基地?”埃爾文問出了自己更關心,也是外界更關心的問題。
“是的!”
比爾收起了手裡的紙張,沉吟道:“我看了新聞報道,最近人們議論最多的,是連贏礦業要做世界第一大鐵礦公司,甚至要把超越比和比拓,成為全球第一大礦企,作為目標。”
“是的,很早以前就有這種說法了,不過當時大家只是當做笑話,或者說是連贏礦業的一個夢想。沒人會相信,這太難了。”埃爾文不禁也感嘆了起來:“但現在連贏礦業礦山投產,又有李唐這個華夏人在背後的控制,這一切看似夢幻的目標,也有了一絲實現的可能。”
比和比拓市值將近兩千億奧,而連贏礦業市值不過三百多億奧元。
兩者之間的差距,是五個連贏礦業。
想要趕超?
太難太難。
以前大家覺得沒戲,是因為當時連贏礦業體量更小,甚至沒有盈利,那不過是大言不慚。
但現在連贏礦業的股價上漲太快了,而且這家公司的老闆,不能以常理度之!
“如果李唐真的把馬路河煤礦和馬利河鐵礦注入連贏礦業,那我覺得,連贏礦業發展成為比和比拓這樣的龐然大物,機率是非常大的!”
比爾言之鑿鑿。
他願意相信,也願意看到這樣的盛況。
誰不想見證歷史的誕生呢?
比和比拓也好,還是鎂國自由口岸銅金公司,亦或是鷹鎂資源等等國際礦業巨頭,無不是透過一筆又一筆的併購,侵吞對手,來完成自身的壯大。
像連贏礦業這樣,透過自身礦山的開發,發展起來的,其實是比較少見的。
公司壯大之後,想要更進一步,太難了。
礦業公司發展,需要獲得礦權,而那些重要的礦權,都掌握在各大礦業巨頭手裡,除非把對方吞了,要不然別人也不可能把旗下的核心礦權轉讓出去,那等於是抽筋扒皮!
顯然,像李唐這樣,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勘探,獲得一個又一個世界級的礦權。
這是礦業史上獨一份!
這是開創了新的礦業巨頭崛起之路,走出了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
也可以說是彎道超車了。
但想要複製李唐目前走出來的道路,根本不可能!
沒人能有李唐這樣的能力和眼光!
埃爾文在這一刻,想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連贏礦業或者是李唐,將來到底能夠發展到什麼高度,咱們拭目以待吧。”
隔天,伽國金融郵報,就刊登了對比爾的相關採訪。
文章中,隨時以比爾的口吻說出來,但提到李唐和連贏礦業這兩個名詞,比比爾的名字還更多。
尤其是文章中,把馬路河煤礦和馬利河鐵礦的價值,以及未來極有可能影響整個全球工業格局的重要性,明明白白的闡述了出來。
馬路河煤礦,大家已經知道了,已然是伽國最大的煤礦。
而且訊息指出,這個煤礦未來有可能取代塔勒戈煤礦成為世界第一!
這個礦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