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商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此番玄奘即將進入那有為法界,降服六耳獼猴。此番定然要在魔羅眼下暴露西遊之事。”
佛祖淡淡說道。
此言一出,諸佛諸菩薩都怔了一下,隨即皆心中浮現出危機,詢問該如何是好。
其中,有文殊菩薩道:“如西遊之事在魔羅眼下暴露,他定然會設法阻撓,妨礙佛法東傳。既然如此,不如我等一同想辦法,先進入有為法界,擒拿了那六耳獼猴,以免生事如何?”
文殊菩薩此言,頓時讓眾菩薩都覺得不錯。
畢竟,玄奘前往有為法界,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六耳獼猴,如果眾菩薩都一同前去,相助擒拿,那自然會大大減小暴露西遊之事的可能。
然而佛祖卻微微搖了搖頭,道:“此乃定數。何況,西遊之事想要隱瞞那波旬,也是不可能的。若其當真有阻撓之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眾人都一愣,覺得甚是奇怪。
波旬阻撓佛法東傳,妨礙西遊之事,不是一件天大的壞事嗎?怎又會變成好事?
便在此時,佛祖繼續道:“我佛法東傳向南瞻部州,然如若輕傳,難以令眾生得知我之大法得來不易。故而,須得歷經九九之難,三三之劫,方可真正令佛法東傳,令蒼生普度。而也正是由此,那金闕玉晨大帝也才會相助我等。”
眾人都點頭,但同時,也都皺起了眉頭。
雖然佛祖如此說,他們都認可。只是,這劫難,卻並非是那麼容易度過的。
而且,九九之難他們都知道。九九歸真,代表的乃是蘇道真的道。所謂九九,在佛門中並無特殊的含義,在《道德經》和《易經》中,才有著其深意。即為功德圓滿。
如果不歷經劫難,只傳佛法的話,完全不需要西遊。
所以,就算沒有波旬,也一定會有“九九之難”。而存在波旬,對於這九九之難來說,的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助力。
可是,三三之劫是什麼?
這,眾菩薩諸佛卻有些不懂。
是說佛門中的過去、現在、未來三大劫。還是仍然是道門眾的“三生萬物”之含義?
正待請佛祖詳解。但就在這時,那如來佛祖忽然深處手指,輕點天空。
與此同時,一道光影從遙遠的天邊處緩慢浮現,似乎以極快的速度,接連破開虛空,最終降落在靈山上。
眾菩薩定睛一看,那光影乃是一個身穿白色佛衣的和尚。
其相貌,與玄奘極為類似,但卻又有著很大的差異。
是的,這和尚正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
如今那玄奘已超脫了其前世的因緣束縛。金蟬子,也得回了自己的真靈法力,從而重生。
這原本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眾菩薩諸佛卻從金蟬子的眼中,看到了落寞與失色。
很顯然,那“無為法界”一辯,對金蟬子的打擊不小。
金蟬子來到靈山大殿上,面對上座的如來佛祖,恭敬地行了佛禮,道:“參見我佛如來。”
“阿彌陀佛。”
旁邊,無數諸佛菩薩羅漢,皆雙手合十,對金蟬子表示迎接。
如來佛祖緩慢頷首,道:“金蟬子,如今你歷經十世,那十世輪迴的記憶,也都浮現在你的心頭,對此,你可有所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