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

此時,燈光灰暗,一個男子正在朝堂之上,批著奏章。

但這個人卻不是漢帝,此人名為王莽,字巨君,第二次復任漢朝的大司馬一職。

現如今,其權傾朝野,比漢帝更像是一個“皇帝”,不過,整個漢朝幾乎沒有人認為他配不上這個身份。

因為,王莽當真是有大才之人。且其賢明克己,遵禮守節,在朝中甚至沒有政敵。

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皆以外戚輔政,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餘年為天下母,輔佐了四個皇帝。因此王家外戚在朝野之中甚有權力。

可以說王家,便外戚第一家族,得益於王政君,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

永始元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而王莽的伯叔父王鳳、王商、王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就連王家的許多庶子,在朝中也都是列侯、將軍,可以說是在朝中權力甚大,每日生活奢靡,聲色犬馬。

然而,唯有王莽一人,卻並沒有因此而囂張跋扈,弄權獨專。

他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謙恭。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

在內,他勤勞好學,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在外,他結交賢士,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幾乎都成為了當時的道德楷模,賢名遠播。

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王莽,王莽的名聲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權在握的叔伯。

不僅如此,王莽絕不徇私,連對待奴隸也十分尊重。而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這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就連當年的孔子也曾以奴隸為朽木,視奴隸為不可教之人。而如今漢朝以儒教獨尊,雖然很多孔子的言論都被曲解,但奴隸的地位卻更加低劣了。

然而王莽卻不然,他的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嚴厲責罰了他,甚至逼王獲自殺。這,卻是絕難發生的聖人之舉。

漢哀帝時,王家受到打擊,王莽也被貶出長安,最後朝內竟然有上千人聯名讓王莽回來,可見王莽當時有多得民心

且其聰明才智,亦高於天下。

自漢武帝之後,中央高度集權,統治者更有權力,但也因此,朝廷的賦稅勞役日益嚴重,統治階級“多畜奴婢,田宅無限”,奢侈揮霍,弄得民窮國虛,土地兼併和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各地起義不斷。

幸好得益於王莽對政事處理的極其高明,緩解了很多社會上的矛盾,在民間受到百姓的極力追捧,因此才讓如今的漢朝在表面上,還維持著平和與鼎盛。

但是,誰也不知道,這樣的王莽,竟然會導致西漢的崩裂!

除了三界之中,少數知道“內幕”的大神通者。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