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拜訪老君(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十三天外,太極宮。
且說始皇帝事了,蘇尋緩慢地睜開了雙眼。
人道,成了。
是的,他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太極宮。
雖然下界的事情,他都瞭如指掌,但是實則他一直都在太極宮中打坐。
但是,在始皇伐天的最後,伴隨著人道的成立,那人道氣象中的“蘇子”,也真正地誕生了。也就是在那時,蘇尋的精神脫離了太極宮,並且以蘇子地形式醒來。
他的道果,已在人道之中發芽成長。
始皇帝事了,蘇子也融入到了人道,此時,蘇尋才剛剛醒轉。
“好一個始皇帝……不愧被稱作是千古一帝!”
蘇尋心中敬佩。
雖然,這一次的始皇伐天,暗地裡有著無數大神通者的推動。
不說道門對蘇子的明暗相助,單說那玉皇大天尊,也已經做到了極致。
先是給秦國足夠的天道運勢,而後,在始皇帝反天之後,雖然對蘇尋要求嬴政必須得死,但也給了其足夠的時間,讓其能夠有時間去整合人道。
但是,如果換一個人,換一個沒有如此魄力膽識的人,也是絕無可能做到如此程度的。
那始皇帝雖然行事上並不算完美,但他在他所在的時代,從一個蛻變的角度來說,的的確確地做到了“功蓋三皇,德披五帝”。
或許,如果始皇帝生在三皇五帝的時期,最多,也不過是第二個蚩尤,亦或者是第二個顓頊。雖然也是值得被永恆銘記的存在,但也難說是“功蓋三皇,德披五帝”。
但沒有或許。
他既然在秦朝,並且做到了如此,那他就是唯一的“千古一帝”。
皇帝之稱,當之無愧。
此次人道成,蘇尋受益良多。
其中最大的收穫,毫無疑問是道果初成了。
人道立,起碼代表著蘇尋的“天人道”,已不僅僅是理論,而是初步得到了實踐。
尤其是蘇子的存在,更讓金闕玉晨大帝得到了一個屬於人道的一面。
如此做,蘇尋也可以安心地將自己的另一面,歸咎於“天道”。
換句話說,天道的金闕玉晨大帝,也可以不再單方面的顧忌人道,而是去證混元道果了。
哪怕,日後天人道終究還是未能完成。但是隻要混元道果成,蘇尋仍會被尊為“金闕玉晨大帝”。
不過,話雖如此。
事實上,現在的蘇尋,也已經不可能會割捨人道了。
因為人道的成立,古往今來的無數精神,也同時刻印在了他的靈魂之中。
他為人族為折服。中華自古至今,乃至未來,這一件件人定勝天的奇蹟,如何能不讓人心生感慨?
即使蘇尋也可以做到“太上忘情”。
但人道存在的這一大勢,本身就已然代表了“情”。忘情,也不得不承認情的存在。
所以他會堅定不移地,去繼續選擇自己的道路,去成就天人道。
就好像那始皇帝所行的一般。
一代人做一代事。哪怕,最終蘇尋的天人道果不會成就,後繼者,總也會替他延續下去。
“人道已成……看來,也是時候準備‘西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