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族的三皇五帝、上古先賢,以及百家諸子的出現,只是讓三界仙神震驚的話。

那麼,老子的出現,則是讓“天”也凝滯了。

只見蒼天陰雲之處的“眼睛”,原本浮現的點點光輝,似乎也黯淡了許多。而在地上,人道的氣運,亦連線成團,彷彿一條光彩四溢的陰陽魚。

以紫微大帝為首,四御之三,齊齊上前道:“拜見太清……伯陽先生,見過蘇子,見過諸子聖賢。”

雖然,眼前的人,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太上道祖。

但是四御卻不敢不尊。

四御的三位大帝都做出瞭如此表態,在他們身後,那無數的天兵天將,又哪還敢有絲毫動彈?

局勢已然逆轉!

青牛背上,老子淡淡微笑:“無須多禮。”蘇子也回禮。

而再身後的諸賢,則有的回禮,有的並無動作。

對於如此,三位大帝絲毫不敢不敬,一一對諸賢行禮,隨即,紫微大帝道:“諸賢何故助始皇反天?”

要知道,在場的諸多先賢,實則也並不是都與秦國有關係的。

甚至,有不少還可以說是有“仇”。

尤其是那百家諸子,秦朝之前的政策,對百家多有抑止。對百家來說,學說乃是本意,嬴政如此做,毫無疑問是得罪了百家!

而其他的那些朝代的先賢,和秦朝有舊仇的,更不在少數。

但是此刻他們卻都出現了。

這,難免令人不解。

面對紫微大帝的詢問,諸賢都沒有回應,只是人道的氣象愈發達到巔峰。

光芒點點,大地上的團,也愈發像另一隻與“天道”相對的眼睛。

三位大帝如臨大敵,但就在這最令人敬畏的時刻,那光芒,開始四散湧入大地。

“我等並非是要相助始皇。”

孔子道:“大秦暴虐,不合於禮。然,人在天地之間,既然生息,斷不可滅。”

孟子點頭道:“仁者,愛人。”

墨子道:“願為請兵戈止息,勿要再生大戰。”

莊子道:“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

眾賢當中,三皇也齊齊點頭,眼中浮現出了屬於人的感情。

是的,他們的出現,並不是要相助始皇帝伐天。只是,不會坐視天道壓滅人道。

而且,即使始皇帝的行為,的確很是偏激。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功績,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人行事的。對人道,有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