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尖兩刃刀(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尋道:“可曾帶來了?”
楊戩便使神通法力,將那避水劍、開山斧都重新拿了出來。只是如今兩樣神兵,卻已無光澤,成了數塊黝黑巨大的生鐵,上面隱隱還有業煞流轉,乃是那孽龍的殘魂。
蘇尋道:“汝將得正果,卻沒有件趁手的法器,倒也不好。我便再助你一助,數日後可再來取。”
楊戩開心不已,再拜恩情。兩人一番清談,楊戩離去。數日後再來,臨別時,蘇尋將命人將一把兵器抬出,冷光凜然,寶氣蘊藏,楊戩仔細觀看,乃一把三尖兩刃刀也。
他不由自主將這把兵器拿在手中,只覺得無比趁手,這寶兵也彷彿有靈一般,輕輕躍動,大為歡喜,似乎與自己的心靈契合。
有詩讚曰:
此寶本是治水兵,老君爐中親手煅。
禹王求得號神珍,開山避水甚靈驗。
真君借來救生母,折寶助民方稱讚。
金闕府中復重生,兩刃三尖功無限。
又有詩讚曰:
如意變化可心懷,能大能小號靈兵。
日月星辰此中藏,天地氣象鍛精英。
成形自在能騰挪,霞光綻放飛太清。
攸攸冷氣逼人寒,條條殺霧鬼神驚。
蘇尋道:“汝雖在灌河之中歷練了三百年,但並未得悟清靜心,只因戰勝了那孽龍,而成就了不生不滅、道德自化的法力。這把寶兵,乃是以那孽龍魂靈所煉,其已被你鎮服,如今攜帶,有益無害,可助你靜心自在。”
楊戩愈發感恩,難怪這寶兵如此趁手,當即拜謝不已。
楊戩得了兵器,將其收入心中,與蘇尋再聊了許久,忽然將李冰所提到的,為秦王效力的事情跟蘇尋說了一番,道:“請師父指點,吾該如何?”
蘇尋問道:“你是如何所想?”
楊戩道:“民眾既然奉我,我亦當庇於民。”
蘇尋點了點頭,道:“既如此,你便庇護蜀地的生靈便罷,凡間爭端,無善惡分別,動則必沾因果,難以福澤眾生。”
楊戩當即明白,謝恩離去。
又數日後,天庭果降封文。言道楊二郎昔年雖惹了些許亂子,但念及並未造成什麼後果,且其當年斬殺無支祁、驅逐金烏,如今災滿脫困,也並未生事,凡助民治水,便從輕發落,不予追責,另賜灌江口為封地,令其功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