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這許多的光景,行者的道果已成。可以他這般的眼界,竟然連一絲一毫的動作都看不穿、看不破。

太上之存在,彷彿就是道之極點。

唯有那“道可道,非恆道”此六字,可以解釋其的所作所為。玄之又玄,無法明悟。

但是,隨著太上的動作,在經歷了無邊震撼以後,天地再生了。

混沌之中,響徹著某種玄妙的音象。

所有的存在,無論是以太一為首的人格化創世神,還是那名為天道的昊天,亦或是如今正在默默觀測著這些氣象的行者,他們,都心照不宣,不約而同的理解了這音象的含義。

自此刻開始,天地當有界限。

生命的存續當有極限,天地的壽命當為一元。

一元當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故而,天地從存續,到覆滅,會持續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中,可有超脫者,但須歷劫,明悟混元道果。由此,得昊天之認可,方能超越天地,存續到下個天地中。

由此,天地復甦,永珍更新。

這個規則,限制了那些創世者的心象。但是,從某一方面上來看,卻也保護了薪火的傳承。

太上點化完這些以後,便再度緩慢隱去了。

不過,他卻也並沒有完全消失。

在離去之前,他以一元之身,吞吐一道清氣。化作了一個老者。

這老者鬚髮皆白,身穿道袍。但行者卻認出了,他即是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出現,但也沒有如想象中的以大法力開天。

因為,太上代表的是“道”。道法自然,太上忘情。

太上老君雖然是其之化身,可稱呼其一聲“道祖”。但,他本身卻並沒有法力,也不會動用法力。

他所做的,並非是以自己的法力開天闢地,而是藉助曾經發生過的心象,加以開天闢地。

在遙遠的大歲月中,出現了何其多的開天闢地者?

以太一為首,到後面的羲皇、媧皇、帝俊、炎帝、黃帝、巨靈胡。再到盤古之前的元始、靈寶、道德、應龍、陰陽等等。

這些開天闢地者的心象,如今皆為太上老君所用。

太初之時,老君從虛空而下,點化太初,口吐經文,乃《開天經》也。

《開天經》一部,四十八萬卷。一卷有四十八萬字,一字闢方一百里,以教太初,使其開天闢地。

太始之時,老君下為師,口吐《太始經》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九十一劫。九十一劫者至於百成……

太素之時,老君下降為師,教示太素,以法天下,八十一劫,至於百成……

一次又一次,一劫又一劫。一個又一個的天地開闢而又壽終,週而復始,源源不斷,綿延不絕……

這,正是老君開天經中記載的創世說!!

天地再次被孕育了出來……這一次,由於永珍的薪火傳承不絕,光景中,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生的大神通者。

而在這其中,讓行者熟悉的存在,也一一出現。

阿彌陀佛、鬥姆元君、后土皇天、紫氣聖母……

他們都以混元道果而超脫。

但是,這些大神通者,但凡自身達到超脫以後,所追溯的終點,卻無一例外的相同。

那就是……使得天地存續,苦海化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