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看了看龍女,笑道:“你們倒是好友誼。罷了,既然無姓名,我便與你一個姓名。我看你是個猢猻,就姓孫吧。孫者,子、系也。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你是個公的,又是天地生成,正合嬰兒之本論,這個姓氏倒是合適。”

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蘇尋微微點頭,道:“我乃道德仙,門中所求,無過於尋真、悟道。本意給你取一個‘悟道’,但轉念一想,道之一子,深遠難究,縱得了混元道果,也未必能夠悟透。與其強行悟道,不如轉而悟空。因此便叫你悟空吧。只望你能悟破空寂自然,清靜自在,把你那心猿悟去了。”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正是:天地化生修人性,不求悟道求悟空。

猴王得了姓名,喜不自勝,當即翻了許多個跟頭,眾弟子見狀,一個個都哈哈大笑,看著猴兒自己擺弄,別有一番趣味,蘇尋也是撫須微笑,看著這猴子的確心情愉悅。

亦有一些悟性奇佳,或是見多識廣的弟子,如諦聽、元聖兒則斟酌著“悟空”這個名字,仔細思索,只覺得飽含深意,但也不敢瞎猜。

蘇尋給了猴子“悟空”這個姓名,又問道:“猴兒,你來我三星洞,必是要求道。那我且問你,你卻想學個什麼什麼道法?”

悟空道:“稟師父!我來之前,在南瞻部州得到了一位聖人的指點。明悟了人生在世,快樂也好痛苦也罷,都是轉瞬即逝的夢幻。那聖人跟我說,天地至成者,唯有一個‘一’字。我今來到師父面前,想要求的就是這個‘一’!”

悟空說的這番話,讓眾弟子都是一怔。他們都有些雲裡霧裡的,就連元聖兒也不例外。

什麼“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

這也算是“求道”?

雖然元聖兒和諦聽、大鵬雕他們平時也聽慣了那些高深莫測的話。不過一時半會,仍然是一頭霧水,覺得或許能解,但也需要時間,很是難解,看來這猴子還真是不可小覷喲!

蘇尋微微點頭,道:“這個‘一’,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太過籠統,卻看你要如何理解了。那我且問你,你若真的修成了這個‘一’,又想要用它去做什麼呢?”

悟空道:“我希望可以用這個大道長生長樂,抓住人世間的幸運、快樂、至福,與我的猴子猴孫,與我的鳳凰兒、麒麟兒朋友們。也與龍女兒一同分享!”

此言一出,蘇尋略微皺起眉頭。

半晌後,問道:“如此卻是困難。天地大勢,一人之力難以更改。若想用這個‘一’超脫自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卻還有著幾分可能。但你一人豈能囊括天下人?你活著,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好友。難道你竟然想要讓這個‘一’與世人同悟嗎?”

悟空道:“弟子雖不才,也願意一試!”

蘇尋大笑道:“好一個心比天高的猢猻。行,既然你決心如此,那便先不顧姓名,卻去試一試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