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衣童子對猴王的印象不錯,如今恰好是時機,便帶著兩人一同前去瑤臺。路上,遇到了金衣童子與黃眉童兒。金衣童子看到猴子通靈有趣,也覺得甚是歡喜,黃眉童兒卻冷哼了一聲,道:“哪裡來的野猴子?”即轉身離去。

被冷落,猴王也不惱,賠笑了兩聲,同金銀兩個童兒去到了瑤臺下面。只見,三星洞中的眾弟子此刻也早都聚集來了,都坐在瑤臺下面,每個人拿這個蒲團。大多都化了人身,但亦有九頭獅子和諦聽這般未曾顯化的,也學人打坐,諦聽還好,那九頭獅子本相巨大,它坐的蒲團就如若小山一般,頗有一種鶴立雞群之感。

不過,猴王卻不在意這些弟子,他的目光徑向瑤臺上看去。一眼,便看到了瑤臺上一個身穿白袍,童顏鶴髮的老者,正是那提籃菩薩說過的菩提祖師。

祖師在眾弟子的環繞下,如若眾星拱月,其看起來雖不甚神異,但卻有一種極為自然的完美感。彷彿他所處於那個位置,乃是天經地義的一般。

正是:

位冠青羊第一香,玉晨金闕謁靈章。

彌羅宮中大羅客,無極殿內太極光。

清淨常在隨自性,任如樂善扶圓方。

天人創道合三教,夢裡尋真利萬疆。

美猴王一見,腦海中即有無數個身影合而為一,最後都成了祖師的模樣,忙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

言罷,讓龍女使了個障眼法,把一個袋子拿出來,裡面卻是些仙果靈酒,卻是他從東勝神洲不勝辛勞攜來的奉禮,權當做是“束脩”。

蘇尋見了,也不禁心中略微動容,但還是不動聲色,問道:“你這猴兒是從哪裡來的?”

猴王道:“祖師!你莫非忘了,曾經你在東勝神洲花果山做客過數月,教授了許多猴子!我就是那兒的猴子啊!”

卻原來,猴王看到蘇尋的第一眼,便一下子認出了,他定然便是當年在東勝神洲教化仙靈的“上仙”。

蘇尋被猜到了些許身份,倒也不甚意外。畢竟他在東勝神洲給猴子留下了那紅魚兒,紅魚兒有參悟玄機的神妙,又出自自己之手,如今入了洞,魚兒就此潛息,猴子能有些聯想卻也不足為奇。

即說道:“東勝神洲?卻似乎有此等事。那般遙遠,你們卻倒是不辭辛勞來到了這裡,倒是有幾分向道之心。也罷,你們便留下來吧!”

猴王大喜。他本以為仙緣難求,祖師或許會百般刁難,卻沒想到竟然這麼簡單地,就讓自己留了下來。

龍女也是一樣。她自來到瑤臺之下,見到菩提祖師,就總感覺異常的親切。聽到猴王說祖師是當年那個去到花果山的仙人,雖感覺相貌不同,卻也很奇怪是否是一個人,但無論如何都知道祖師定然是真的大神仙。如今能夠沒什麼意外的留下來,卻是讓他們意外的很。

蘇尋又問到出生來歷,猴王便一一說來,說自己乃是從石頭裡蹦出來,卻是天地生成的,仔細打量了一番,果然是個混元的猴兒,曾吸天地靈氣,取日月精華,成了東勝神洲的大氣象,又取了南瞻部州的人氣兒,是個絕佳的好苗子。

蘇尋問道:“猴兒,你姓什麼?平時和人怎麼稱呼?”

猴王道:“卻無名無姓。在花果山中,被稱作猴王,自離了花果山,身邊只有龍女兒在,龍女兒叫我猴子,我便叫她龍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