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蘇尋對這個字,仍舊不是很能理解。可是,原本是完全無從著手的“道”,此刻在他的眼前,似乎漸漸地有了形體,不再是完全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了。

“蘇童兒,你覺得,孔丘,能成功嗎?”

就在這時,老子忽然問道。

自從離開洛邑,老子和蘇尋十日之間,沒有說過一句話。但如今,發現了蘇尋似乎有所領悟,老子終於開口詢問。

面對老子的詢問,蘇尋道:“或許能,但也肯定不能。”

“哦?此話何意?”老子目光微動。

蘇尋說道:“列國諸侯不會接受孔子。但是,‘天’會接受孔子。總有一日,‘天’會讓列國接受孔子的禮。只不過,那時候的禮,恐怕便不是孔子想要看到的了。”

蘇尋想到了歷史之中的記載。

孔子一生,遊列諸國,推行禮法,但是卻處處碰壁。

列國對孔子大都禮遇、善待,但是絕不會任用孔子的周禮。

這一點看似難以理解。因為,周禮推行,對諸侯國的穩固明明大有好處才對,怎會不被任用呢?

當然,若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裡面有很多原因,很多理由,不好分說。

但若是是從如今的角度,蘇尋,卻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其中一個最大的緣由,便是,列國諸侯,並不是完全屬於“周室”的!

當年周武王攻陷朝歌,商朝從此落幕。可是,商朝的諸侯卻並沒有被周朝盡皆一網打盡。而是採取了分封、懷柔的舉措。

換句話說,如今的列國諸侯,有很多還繼承著周朝之前的商朝!

這其中,甚至有許許多多商朝當年的王公貴族。

這些諸侯王,在周朝掀起了許多次叛亂。最大的叛亂莫過於武庚之亂。

但實際上不僅如此,就連未來一統六國的始皇帝,其根源,都是出自於商!

商朝雖滅,但是根基卻未損。因此即使天子失官,諸侯卻還掌握著學術。

孔子的“禮”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的是“天”,諸侯國,表面上大加稱讚,絕不會說有任何不好。何況,孔子本身的人格,也的確讓人尊敬。

但若說是任用?那也是絕不可能的!

不過“上蒼”,或許總有一日,會讓諸侯國接受這“禮”。只不過,上蒼的“禮”,便並不是孔子的“禮”了。

但是,無論“禮”到底是怎樣的,都不能夠,真正地改變“人”!

這就是蘇尋的觀點。孔子,或許能成功!

然而這個成功,絕不是孔子真正想要的成功。

而且,這個成功,也只是一時的成功,肯定不會是真正永遠的成功!

老子聽了蘇尋的回答,又問道道:“既然如此,蘇童兒,你是如何看待孔丘的禮呢?”

蘇尋沉吟片刻,說道:“我認為,‘禮’很重要。但是,‘心’更重要。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源於心,而不是心源於禮。”

“不錯,不錯。”老子眼中浮現出了一抹讚賞,隨即忽然笑道:“那麼,蘇童兒,你餓了嗎?”

蘇尋恍然驚醒,十日間的“神仙經歷”湧上心頭,不由得覺得很是可笑,大笑說道:“弟子餓了!不但餓了,而且渴了,累了,倦了,困了!”

老子也是大笑,道:“我也是。那麼,一同去找些吃食,再好生睡上一覺罷。”

“徒兒遵命!”

如果說,蘇尋斬命是“得道”的話,那麼如今的他,方才真正的“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