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范增雖然是歷史上有名的智者謀士,但他依舊是人。

從量上來說,楊默在前世一個月裡獲得的資訊,恨不得比他一生獲得的資訊都多的多。

量變引起的質變,有時不是聰明才智可以達到的。

所以,他可以盤出來,黃巾軍投降朝廷百利而無一害。

但擁有同樣情報的范增,卻不敢如此肯定。

“範先生客氣了,這也只不過是楊默的一點粗鄙見解罷了。”

見項羽和范增對自己的建議並不反感,甚至進入考慮的階段,楊默心裡的石頭徹底的放下。

此事終於算是塵埃落定了。

石頭一放下,緊張感也沒有了,心裡反倒是有些空落落的。

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也品不出什麼味道來,最後空落落的心情化作欣慰:只要不打仗就好,至少可以少死很多人。

“亞父,此事你怎麼看?”

項羽將楊默說的話聽了進去,心中的天平也慢慢的往招安上傾斜。

但最重要的還是看范增的態度。

范增只是嗯了一聲,沒有馬上回答,項羽也不著急,耐心的等待著。

“楊公子給了我們一條招安之策,卻不知道我們能為公子做什麼?”

范增也繼續和楊默探討招安之事,反而將話題轉到他身上:“方才能助公子解了李家之困?”

楊默無奈搖頭,范增果然是范增,和這等聰明人打交道溝通成本確實低,但有時候卻並不省事。

“我與李家的關係,雖然並不怎麼好,卻也沒有先生想的那麼差。”

“公子,雖然朝廷是斷不可能同意我們向太原投降,李建成也不可能接受我等的投降。但如果我們接受朝廷的招安,李家定然猜到是公子的建議。”

范增也感覺楊默有些當局者迷,語重心長道:“他們不接受我們的投降是一回事,但你沒有讓我們給他們投降又是另外一回事,此番李建成已經對公子起了殺心,若再有這一條看似背叛李家的理由,只怕公子在太原...”

他本想說只有死路一條,卻又想到楊默或許有什麼脫身之法,若是說的滿了,反倒是讓人小瞧。

因此後面的話沒有說全,給楊默留了個白。

“感謝先生為楊默著想,但這一次我做使者,並非是李家的意思,而是李建成倉促之間做的決定。”

“最開始的時候李建成也是不怎麼同意我來的,但突然傳來長安的騎兵趁機截殺太原商隊的訊息後,李建成急急忙忙去找他身邊隱匿的長安密探嚴世藩後,方才決定讓我來的。”

楊默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范增緩緩點頭,原來還有這事。

隨後馬上道:“看來這位首輔之子,想必是以此為要挾,逼迫李建成趁機除掉公子。”

“對,不是李家的決定。”

楊默道:“有這個由頭在,就算貴軍受了招安,李家也不會對我太過分。”

他本想說至少還有李秀寧會為我說話,但想了想沒說出口。

“我也想了,多半會遂了我的意,給我劃塊地,讓我去做學院的院長,變相的軟禁我一段時間。”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范增面帶憂色:“一旦李家決定與楊芳和解,公子的性命便是他們的誠意。”

“所以,先生若能相助,便在招安的信件上表明,想要晉陽知州,而不要朝廷給的濟州知州。”

“濟州知州?”

項羽則一愣,關濟州什麼事,怎麼又扯到濟州上了?

范增冷不丁也沒反應過來,隨後恍然大悟,再看楊默的眼神,比之之前更多了三分敬畏。

這個年輕人當真是鬼神莫測,他居然能想到,自己的投降信件到了長安後,朝廷會給他們一個濟州知州的虛名,好讓他們掉過頭再去與朱元璋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