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開篇: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慶曆,便是他在位時的年號。

“雖然沒有說是叫什麼,卻是說到了趙官家。”

荀彧說完,楊默可以確定:“那便是趙禎了,這是一個歷史上名聲很好的皇帝。”

隨後也馬上想起占城稻是什麼了。

“具他所說,占城稻乃是因占城國而得名。性早蒔、早熟、耐旱、粒細,宜於高仰之田。”

荀彧嘆道:“按理來說,有此神物,收成應該會更高,百姓們也十分歡迎。”

“對啊,難道不是麼?”

楊默心中卻是把占城稻記住了,回到太原之後,要馬上派人去找這種稻子。

“並非如此。”

荀彧則搖了搖頭:“正相反,按照坦夫所說,百姓們非但不願意種植這種神物,反倒是連土地都不願要,甘做流民。”

“什麼?”

楊默完全不相信,這世界上,他就沒有見過比華夏百姓更愛土地的民族了。

更何況有這種高產的稻子,怎麼會不種?

不種也就算了,甚至要棄地而逃?

正要反駁,突然想到剛剛與荀彧說的話題,試探著問道:“難不成是因為徭役?”

“對,北隋的徭役之制,更是殘酷。”

額...

楊默瞬間不淡定了。

荀彧雖然人很好,是個正人君子,但終究是世家豪族出身。

心裡裝著的是天下大事,從本質上來說,他和王營其實是一眾人:都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和既得利益者。

連他都覺得北隋徭役的制度十分殘酷,現實上只怕是比苛政更可怕。

果然,荀彧耐心的給楊默解釋完畢後,楊默沉默了。

一路之上,陰沉著臉,一句話都沒說。

到了太原之後,見到出城迎接的李白臉色也沒好起來。

這樣李白很是納悶,大哥這是怎麼了?

出去一趟,怎麼回來這副樣子?

雖然濟州大軍在征討太原的路上,但得到的資訊已經證實,他們並沒有三十萬。

不僅沒三十萬,甚至好像是被人從濟州打出來的。

蒙恬更是保證,對付他們十拿九穩。

懷揣著心中的疑惑把楊默迎進來,到了國公府,不等李白發問,楊默看著他,十分嚴肅的問道:“太白,給我聊一聊你知道的徭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