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走進這條街道,那些在橋上寫生作畫的人少了些。

畢竟也到了天黑,光線不如白天,很多人都走了,僅剩下一些捨不得走的畫家們,忍著飢餓,完成手上的最後一點工作。

韓琦從橋上經過審視著他們的水平,在心裡點評著優缺點。

都還不錯唉。

韓琦有點驚訝他們的水準,如果隨便畫一畫就是這種水平,那他們肯定收藏著自己更好的作品,拿出來估計不會比畫廊中的名家作品要差。

果然優秀的畫家到處都是,差的只是成名的機會。

可惜自己的畫具全在家裡放著,想拿出來裝一裝都沒有機會,否則還真的可以在這裡畫一天,聽聽圍觀群眾的驚歎聲。

家裡的畫應該也幹了吧?等這次回去應該能把那幅油畫完成。

一個聲名鵲起的畫家只有一副展出的作品可還行。

送給翠絲特的那幅畫,本來被她放在卑爾根的房子裡。知道韓琦第二幅畫賣了一千多萬後,她嚇得連忙把畫存進了銀行保險櫃,和韓琦說的時候他差點笑死。

不過想想也是,要是被別人知道了,那就有點危險了。

所以這幅畫要是翠絲特不點頭,韓琦也不會說出去。

走過這座橋就是都柏林的市政廳,很簡單的紅磚房子,三層的樓,外面有個帶廊柱的門,柱子上有市政廳的標示。

繞開這裡往後就看到了服務生說的城市景點。

但這裡的都柏林城堡不是韓琦想象中那樣的古堡,而是和華夏的兩進院子的四合院結構有點相似,不過結構是結構,光看外觀還是很有古堡風格的。

畢竟也是個接近八百年曆史的建築了,這也就是歐洲古建築一般都用石頭,否則八百年過去這些房子早就塌了。

但即便如此,這種古建築日常的維護費用都不會低。

所以當韓琦知道他還免費供遊客參觀,就很奇怪,說起來這種地方就算收費二十英鎊都很正常吧?

之前韓琦說他結構類似兩進四合院,但面積要放大好幾倍才行。

進門的地方能看到一個吊橋,還有對這個地方的介紹。

一百多年前,這裡就是英國管理愛爾蘭的中樞,是個辦公場地。後來愛爾蘭從英國獨立出來了,這裡就成了愛爾蘭舉辦重要國事和接待外賓的場所,有很濃厚的政治意義。

這樣的話免費就有跡可循。

畢竟這是他們獨立出來的見證。

現代人對很多歷史都看不清楚,這個介紹也是對獨立兩個字輕描淡寫。但仔細想想,從一個強大的國家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擁有自己主權的國家,這是多麼難以做到的事情啊。

韓琦來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太晚了,進不去,只能先看看這個城堡四面的高牆,看看正面的吊橋。

皇家教堂到是能進,裡面還有人點這蠟燭。

看到人有進來,而且還是個外國人,神父就對韓琦點了點頭,示意他隨便參觀。

韓琦也很有禮貌的笑了一下,自顧自的轉悠。

他不信神佛,所以一般來到什麼教堂啊,寺廟啊,都是不拜的。

心裡本來就不相信他們的存在,也就沒有必要惺惺作態了。來到這種地方,韓琦都是當景點在看,順便也學習學習歐洲建築的特點。

“神父,這個教堂也和旁邊的城堡一樣歷史悠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