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倫敦(第2/2頁)
章節報錯
今天太晚,先休息了一晚,順便看地圖,想著自己要先去哪裡。
按遠近來看,先去國王十字站,然後去白金漢宮,順路去維多利亞演奏廳……
第二天,韓琦沒開車,走路到了國王十字車站。
車站是歐美文化最傳統的象徵,位於英國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更是如此,他的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1852年,再給他一點點的時間就到兩百年了,比爺爺的爺爺還要年邁。
但當走進今天的國王十字車站,看到的不是垂垂老矣的風格,而是一個古老和現代交匯最成功的建築。這裡有充満創意新穎風格侯車大廳,以白色半圓形網翼設計,漏斗狀穹頂建築結構,圓弧狀的月臺整齊排列。
這種完全免費的頂級設計真的很少見。
估計很多學建築的學生,來到這裡都會感悟到很多關於現代和古代建築風格的理解。
對韓琦來說,感悟更深的是車站裡的英倫風格。
他現在的衣服都偏向英式,英式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單單代表英國了,而是一種風格觀念。明白英式風格的人可以很輕易的創作出一個有著濃郁英倫風的建築或者服裝的設計。
當然,英式美食還是能代表英國的。
走進車站的時候天氣晴朗,豔陽高照,但當韓琦在車站裡面待了一個小時,再次走出車站的時候見到的卻是大雨紛飛,反差極大。
這就是英國的天氣,韓琦已經習慣了。
在車站裡買了一把傘,一路跟著導航,但韓琦發現自己居然跳過白金漢宮,先來到了演奏廳。
那好吧,先看看演奏廳。
韓琦事後也瞭解過在這裡開一場演唱會的難度,以免出現自己很看重,結果這個地方只是英國一個隨便什麼歌手都能來參加的演奏廳,那檔次就要下降很多了。
查過才知道,真的很少有人能在這裡開演唱會。
如果是一部戲,那要是這部戲在其他地方的劇院中演出的效果不錯的話,申請在這裡演出就很簡單。因為英國是一個很喜歡看戲劇的國家,直到現代社會都有專門創作戲劇的編劇。
但獨立在這裡開演唱會的歌手,從進入21世紀到現在,都不超過30個。
這是一個在路邊的半圓形建築,如果演奏廳菱角分明一點,到的有點華夏天壇的影子。因為他也是分一層一層往上的,只不過他每一層都是弧形,遠遠看起來就成了一個巨蛋——半個巨蛋?
簡直就是同一個建築的兩個風格,這英國佬不會抄襲吧?
演奏廳的對面是維多利亞紀念廣場,廣場比較空曠,中間位置有一個七米多高度的塔,通體白色,塔裡有一個人的雕像,按照廣場的命名這應該就是維多利亞女王了。
周邊大多數建築是紅磚,應該也是為了配合這個演奏廳的外部顏色。
古老的樣式,現代的門窗。
來到這些地方才會感覺到歐洲的古建築保護有多麼優秀,這麼多年這些樓都沒有倒塌,估計在裝修裡面的時候順便也維護了外牆,不然早就變成危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