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看著兩女,繼續道:「石猴成為美猴王后,便每日和猴子們玩耍,度過了年的時光。」

對於為什麼一隻猴子能夠活年,兩女都沒有提問。

畢竟從石頭裡蹦出來,總要有一些非同凡響之處,不是嗎?

「而王凡,則是加快了這一段時間,在石猴成為美猴王不久之後,直接讓一頭老猿死在他的面前,產生讓石猴外出學藝的想法。」

「仔細想想,雖然有了邏輯,給了美猴王一個外出學藝的理由。」

「但是,有些太過於簡陋了。」

「一個剛出生不久的猴子,正直青壯,是如嫩葉般的初始階段,且花果山花果茂盛,有吃有喝,根本不會去思考這些。」

「只有在活了許多年之後,也就是年,對自身的存在產生思考,才會去思考有的美的。」

「也就是,道心開發。」

寧榮榮笑嘻嘻的說道:「人家猴子明明是道心開啟,卻被三哥你說成吃飽了撐著。」

朱竹清卻是理解,道:「智慧生物,就是如此,飽暖思**。」

唐三拍了拍朱竹清的腦袋,道:「飽暖思**,雖然是個貶義語句,但也很恰當的展示了智慧生物前進的目的。」

「石猴,活了那麼多年,一塵不變的生活,讓其陷入了對生命的誤區,若是沒有人提點,可能就真的化為一捧灰土了。」

「也確實因為這個,有猿猴提點,算是一個巧合。」

「這確實也容易讓人聯想到陰謀論。」

「那為石猴提供新的目標的通背猿猴,在陰謀論中,就是佛教的棋子,但那個西遊世界,本就是有著仙神傳說,精怪誌異,曾經有猿猴在人間廝混過,得知一二,也未嘗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其實,所謂的陰謀論,只是將原本西遊中的一些不合理處放大了,才會讓人覺得有陰謀。

而王凡書寫的西遊,一開始就說明了是陰謀。

反倒是有些光明正大的味道在裡面了。

寧榮榮若有所思:「是不是隻要人一想多了,各種不合理處,就會腦補許多的自認為合理的地方?」

唐三道:「這也是人的優點,只是凡人往往會顧慮太多,因此才會腦補出那麼多的問題。而且還是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相干的東西。」

朱竹清也暗自思量了一會兒,隨後問道:「為什麼會如此?」

唐三笑道:「或許,是為了讓內心的心靈滿足吧。」

「就像我仙台內的釋迦摩尼,曾經對弟子如此教導:‘覺者,不因外物的打擾而悲傷或者喜悅,方才是正覺。」

「人,沒有明悟之前,達不到我們的境界,是很容易被悲歡離合的情緒所主導,可能大喜大悲,就走上歧途,又或者自我毀滅。」

「當然,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那些因感情而大怒、大悲、大喜之人,正常的世界,還是比較少見的。」

「所謂的腦補陰謀,就是將自己的感受抒發出來,讓他人接受,覺得自己是對的,內心獲得一種喜悅。」

「總的來說,還是心靈上的滿足。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心靈的修行。」

兩女俱是點頭,覺得十分有道理。

人,不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十全九美嗎?

若有人十全十美,恐怕早已經超脫入【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