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端朝啊,總共是有十九個州。咱們所在的通安州是在中間偏南的位置,而海平州在東邊,靠海。而匠門,就在海平州。”

韓老頭再次讓身邊煙霧繚繞起來。

“海平州啊,是個好地方……當時還是前朝,我也就十來歲的樣子。當時的韓家,除了我們家這一支,其他的族人不是種地就是捕魚,反正就是看天吃飯唄。海里的東西不少,除了自家嚼用,每年販賣魚蝦也能得個三五兩銀子,日子過得都還算說得過去。”

寧維則敏銳地捕捉到了關鍵:“那您這一支,難道不種地?”

韓老頭長嘆了口氣,格外感慨:“要不怎麼說我爺爺命好呢……對,就是經綸的太爺爺,當年有一次出海的時候,居然撈出來了幾顆大珍珠。後來送到店裡去賣的時候,正好有識貨的貴人經過,說這其實是夜明珠,直接就給收走了,換了不老少銀子呢!可手上有了點錢吧,他老人家就開始胡思亂想了。你說說,種地多累啊,出海也一樣,風裡來雨裡去的。這一來二去的,我爺爺就尋思著讓自家的後代也出息出息。這不,看我大哥腦子靈光,就讓我大哥去唸書。家裡其他的小輩,都送去學手藝了。”

“所以您就被送到匠門學木匠了?”寧維則順口進行了簡單的推理。

韓老頭噗嗤一樂:“你真當匠門就這麼容易進?”

“那您倒是快說啊!”寧維則沒說話,韓經綸聽得倒是有點急了,催著韓老頭別再賣關子。

“當時家裡送我去村東頭張木匠家當學徒。張木匠其實手藝也就那樣,我也沒學著什麼真本事,大多數時候就是砍砍木料,鋸鋸桌腿這些小事。”

“那……難不成是您上山砍柴的時候掉進洞裡,意外得了匠門傳承?”寧維則打趣道。

韓老頭的菸袋鍋虛晃一記:“嘿你這丫頭!”

老頭又抽了口煙,緩緩說道:“其實事情吧,也挺湊巧的。當時有幾天活不多,張木匠讓我抽空把不用的木料劈了當柴火收到後院去。我也就當是玩,自己給自己定了規矩。像是先劈十個一尺長的,再劈十個一尺半的,再劈十個半尺長的……劈到後來,我對尺寸特別有數,下手那叫一個穩、準、狠。趕巧那天匠門的大師傅路過村子,聽著我劈柴的聲音,就被吸引過來看了看。”

寧維則眼睛一亮,這匠門的錄取方法,還挺有意思。

韓老頭沒理會寧維則心裡在想什麼,繼續慢慢地回憶:“那天路過的師傅姓金,圓臉,大肚子,特別愛吃炸得有點發黑的花生米……他說站在門外看我劈柴,看了有一刻鐘,之後就推開了門,問我要不要跟他去匠門學手藝。”

“您當場就同意了唄!”韓經綸又接起話來。

韓老頭老臉微粉:“那哪兒能啊?我當時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匠門是幹啥的。頭都沒抬,我就直接給回絕了。”

寧維則心說,可別給我弄出三顧茅廬的故事來啊,那可太狗血了。

“金師傅也沒多說,轉身就走了。”

寧維則倒吸一口涼氣,不會真是吧?

“金師傅剛走,張木匠在裡屋聽見我們說話的動靜,掀了簾子出來問我剛才是誰。我說是匠門的,想找我去學手藝,被我拒絕了。”韓老頭說得特別平淡,就像是早上吃了什麼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

“張木匠一聽,一把抓住我的手腕,撒腿就往金師傅離開的方向跑了過去。好在金師傅剛走沒多久,還沒出村,就被我們給追上了……”韓老頭這才嘿嘿一樂:“後面的事情,就跟你們想的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