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乾隆爺的心頭好
章節報錯
寧維則沉吟片刻:“主要還是您資質好,不然也不會輕輕鬆鬆就入了匠門大師傅的眼。”
韓老頭志得意滿,菸圈都吐得格外有力:“這丫頭,會說話你就多說點啊!”
寧維則捂著嘴輕輕一笑:“您再給我講講之後的事情唄。”
“行,那我就講講後來這些事吧。”韓老頭又是一臉懷念,目光再次投向遙遠的過去。
“當天,我就跟著金師傅去了匠門。趕巧了,到了山上我才發現,匠門原來離我們村真的不遠,同樣都在臨波郡,只不過我們村靠海,匠門依山。”
“離山腳下還有挺遠的時候,我隱隱約約看見山裡好像有房子。可走近了仔細再看,又感覺啥也沒有。金師傅也沒多說,帶著我轉了一圈,在幾棵樹上按了按,一塊大石頭忽然轟隆隆地開了個洞口,我們就從洞口鑽了進去。”
“石頭裡是條漆黑的小路,牆壁上隔著挺遠才有一盞油燈。金師傅在前面走,我在後面跟著。走了有一小會兒,我眼前一花,居然毫無預兆地就從洞裡鑽了出來,夕陽正好照在了我身上。我和金師傅兩個人就像披著一身火光一樣,好看極了。”
韓老頭回憶到這裡,發自內心地感嘆著,顯然那個洞口的設計著實驚豔。
“我們就這麼走到山裡面了。依山而建的有一排房子,前面的是普通的民居,後面的有兩層或者三層的小樓。第一次見的時候,我就覺得那些房子跟外面的屋子比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好看。後來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精心設計過的,不光從房屋的做工細節、高度、比例,還有房屋之間的排布和花草裝飾,所有的都要加起來才行。”
寧維則在心裡想象著,暗自點了點頭。
建築、園藝,這些確實是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前世那些不管是看上去高階大氣還是平易樸實的園區,每一個園區都是一整個團隊站在前輩們制定的標準之上,耗時許久才能打磨出來的產品。
匠門的房屋能讓韓老頭印象如此深刻,說明其設計上一定有著極其巧妙獨特的安排。這個方案,一定要加到自己去匠門的考察清單上,嗯。
“最前面的普通小房,就是學徒們住的房間了。”韓老頭看寧維則回過神來,這才繼續說了起來:“其實更準確地說,是前面幾排是外門學徒住的,後面靠近小樓的幾間,才是內門學徒住的地方。”
寧維則頭皮一緊,整個人都全神貫注地盯著韓老頭。終於要說到內門和外門了。
“唉,真是不想跟你們說這麼多,可今天既然話都說到這裡了,說了也就說了吧。”韓老頭撓了撓頭,滿臉羞赧:“之前一直跟你們說匠門怎麼怎麼厲害,但其實吧,我也只是做了一陣子的外門學徒,沒能考進內門去……”
韓經綸臉上頂著嘲諷的笑意,就在這等著韓老頭呢:“我說呢二叔,怎麼之前我一問匠門的事兒,您就用菸袋鍋敲我。感情,您是覺得自己這個外門學徒難為情,怕鎮不住我是吧!”
韓老頭煩躁地揮揮手:“去去去,別總在這添亂,惹得老子心煩!還不是因為你這個性子,說了外門就要問內門,肯定淨挑我不知道的問,問誰,誰能願意搭理你啊!”
韓經綸陰陽怪氣:“那我可不管,反正就是二叔您不知道,這個鍋可甩不到我身上,哈哈~”
叔侄二人再次絆上了嘴,寧維則津著鼻子看著,心裡冒出了幾十次的“幼稚”。
叔侄的感情溝通告一段落,寧維則才繼續問道:“韓師傅,您之前是沒透過內門的考核嗎?”
“對,那個考核,我也不好說……”韓老頭眉毛擰成一團,苦苦思索著當年經歷的一切:“考核說不難吧也不算難,給我出的題目我都成功做了出來。可為什麼沒進內門,我是一點也不清楚。”
“嗯?這怎麼說?”寧維則連忙追問道。
“當時出的考題,是特別家常的物件,讓我用硬木做一套桌椅。我便做了一套紅木的桌椅,桌子是高束腰帶抽屜方桌,椅子是兩件四出頭攢靠背官帽椅。”
“是做得太簡單了?”寧維則猜測著可能的原因。
韓老頭搖了搖頭:“我覺得應當並不是。”
“當時我做的官帽椅,背板是三段攢成的,都用了透雕,分別雕了雲鶴、麒麟和雙龍。椅盤下面還加了橫棖,棖上裝絛環板,正面還做的透雕的牡丹。椅盤下面在側面又加了平列的三朵雲紋,棖下還安了壺門券口牙子。”
“哦,對了,我還為了顯出手藝,特別在扶手的聯幫棍那裡鏇出了葫蘆形,左右一邊一個,福祿雙全嘛,多好。”
“還有,椅腿最底下加了馬蹄足,落在託泥上。託泥下還加了起線的雕花牙條。”
寧維則聽著韓老頭的描述,開始腦補起這件作品來。想著想著,寧維則翻了個白眼,忍不住問道:“韓師傅,您後來有重新反思過這件作品的問題嗎?”
韓老頭一瞪眼:“怎麼沒有?考核沒過之後,我翻來覆去想了三天,都沒怎麼閤眼!”
“再後來呢?比如您從匠門出來之後……”寧維則慢慢引導著韓老頭。
“唔,好像還真沒有……考核沒過,沒多久師傅就讓我出師了。下山之後我就自己搞小木坊。後來沒多久就開始打仗,挺亂的,哪有那個心思。再後來,就是經綸找我來這邊建木坊了,我也就再沒合計過這個事情。”
寧維則小心翼翼再次引導:“那以您現在的眼光,您再想想有什麼問題?”
韓老頭磕掉菸灰,橫握著菸袋鍋的中間,面色鄭重地揹著手走了幾步,突然大叫一聲:“原來如此!”
韓經綸和寧維則對視一眼:“二叔,您想到什麼了?”
“我當年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韓老頭痛心疾首:“早知道,我就不做那麼多的無用功了!”
當年韓老頭沒能進內門,最主要的問題,並不在製作工藝上,而是在審美。像是那個葫蘆的聯幫棍、那個馬蹄足、那個雕花託泥,根本是一點必要都沒有。這一套做下來,椅子明快的結構變得格外繁冗,花紋多到毫無節制。
用寧維則前世的話說,簡直就是乾隆爺的心頭好——庸俗得讓人望而生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