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藝術?他配嗎?(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時看到這一支預告片的,還有身處法國的梅里特·萊斯利女士。
她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影評人,早年做戲劇評論出身,後來涉及了電影,電視劇,舞臺劇,歌劇等領域,作為法國的傳統,女人都比男人強,她也是金棕櫚獎的評審之一。
梅里特女士以其刻薄的評論和毒辣的眼光著稱,曾經公開diss某位試圖從電影轉向百老匯舞臺演出的女演員,導致她被媒體和觀眾攻擊,從此退出演藝圈。
也因此,有人稱呼她為“戛納的女王”,意思是隻要她發聲了,那麼基本上一部影片在金棕櫚獎上能否得獎也就確定了。
梅里特女士身為一名搞戲劇的影評人,自然身處鄙視鏈的上游。
在這個圈子裡,拍電影的看不起拍電視劇的,演話劇的看不起拍電影的,很正常,只是大部分人都留一線,就算心裡真的有什麼看法,也不會說出來,但梅里特女士不一樣,她最討厭的就是那些本來拍爆米花電影這種廉價娛樂專案的人過來染指她喜歡的戲劇或者藝術電影領域。
凡是遇到導演有“前科”的,在她那裡的分數無一例外都很低。
不光低分,她還要寫文章來噴,當著導演演員的面來噴。
因此,她聽到陸絆要參加金棕櫚獎的評選之後,第一反應是又來了一個膨脹自大的傢伙。
“這些人根本不懂藝術,我早就說過,他們以為自己的那些俗套的片子可以糊弄大眾撈錢就厲害了,試圖用一兩個獎來給自己貼金,呵呵,可笑。”
梅里特女士嗤之以鼻。
在她看來,很多商業片導演都拎不清楚,以為自己能拍出賣座電影,就能拍出具有藝術性的電影,實際上,梅里特女士認為,這些人根本不懂藝術,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在玷汙藝術。
而陸絆也是其中之一。
這位來自東方的新銳年輕導演依靠一部電影拿到了全球影史排名第五票房的好成績,而且還收穫了大眾的好評。
梅里特女士沒看過那一部電影,她從來不主動去看商業電影,賣得越好,票房越高,她越討厭。
她認為藝術應當是高潔的,和金錢毫無關係的,純粹的。
因此,當過去有一部得獎的藝術片的導演因為貧窮和疾病而去世的時候,梅里特女士還專門發了文章,高度讚揚了這位導演,認為他不與那些商人為伍,用生命捍衛了藝術。
有人認為,梅里特女士這種想法是極端的,病態的,但這也正是她的人設。
陸絆的預告片放出來之後,梅里特女士本來沒有去看的打算,但周圍的人竟然都在誇這一部預告片。
比如梅里特女士的同事,同為電影節評審的邁克爾·維沃就對這部預告片展現的意境讚不絕口。
“我和你說,這部電影光靠這部預告片就能讓大家傾心,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光靠畫面就能能撥動我心絃的作品了!”
聽到這句話,梅里特女士更加覺得,不能讓陸絆這麼囂張。
“光憑一部預告片你們就期待值這麼高,難道最近的電影業界已經變成這麼差勁的狀態了?”
她嘟囔著,點開了預告片。
一瞬間,梅里特女士感受到了一陣溫暖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