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求和(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南而來的南詔大軍停留在益州城南面。東西北三個方向都看不見南詔人。有人認為,如果南詔真想攻打益州,勢必圍城,切斷益州與外界的聯絡,尤其是與北方劍南東川道節度使府的聯絡。
東川軍是距離益州最近的援軍。
所以面對相距二百里路的南詔大軍,益州城依然風平浪靜,四座城門照常開著,自由出入。
安逸了幾十年的益州百姓依然認為只要朝廷與南詔和談,南詔士兵的腳步就會自邛州眉州往後轉,再不會往前再踏進一步。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節度使是否同意白送給南詔三萬匹蜀錦。
太守心疼得要死:“大人,這可是三萬匹蜀錦!”
桑長史長途奔波,連家門都沒蹭一下就與太守進了節度使府。他寒聲說道:“大人,這分明就是敲詐威脅!南詔是在找藉口攻打益州城!”
從嵩州一路抵抗,雅州大敗,邛眉兩州失陷。只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南詔大軍就到了眼前。議事廳中西川軍的將軍們心裡充滿了悲涼。節度使以下,牛副都督的官銜品級最高。黑紅的臉上看不出情緒波動。他沒言聲,將軍們保持著沉默,聽廳中兩名文官慷慨陳詞。
“益州賦稅一半靠錦業。奪走了所有織錦人家的蜀錦。空有織機,連本錢都沒了。南詔大軍退走,拿什麼織錦?”太守一想到三萬匹蜀錦,剜心的疼痛難以忍耐。
桑長史咬牙切齒地堅持:“就算給了南詔人,他們也絕不會放棄進益州掠城!”
兩位面和心不和,相互猜忌著的官員此時異口同聲向西川節度使懇求道:“還請大人發兵,與南詔決一死戰!”
西川軍打著,北面還能請求東川軍增援。經劍閣出川,越過秦嶺就是關中平原,離長安不遠。朝廷的大軍也能入川。益州的背後站著整個大唐,南詔這點兵力又算得了什麼?
“本藩報往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奏摺已經送走了。沒有兵部調令,東川軍不能動。而現在南詔只給了兩天時間。兩位大人,本藩以為籌集蜀錦交付南詔,拖延時間,方為上策。”西川節度使輕撫著雪白的鬍鬚,不見絲毫慌亂,“南詔不會把益州府納入版土。他沒那胃口。小國太窮,搶掠些財物罷了。就算給了他們三萬匹錦,朝廷震怒之下,每年的歲貢加倍,南詔拿了多少,都會加倍還回來。”
節度使的意思是答應白送給南詔三萬匹錦?
太守急了:“大人,織錦戶誰願意白給南詔蜀錦?”
歲貢就算加倍,也是獻給朝廷的。這些織錦戶的損失誰來賠?這不是擺明了節度使畏戰,打算明搶嗎?
節度使微微一笑:“時間不等人。牛將軍,此事著你來辦。就按家有織機數上激蜀錦。告訴那些織錦戶們。不繳織錦,本藩可以戰死在城門樓上。攔不住南詔大軍,益州城陷,他們失去的就不止是蜀錦了!”
上頭有人好頂鍋,身兼大都督的節度使大人主和,自己不過是副手罷了。但願晟豐澤白得了三萬匹蜀錦,能短足撤兵。牛副都督心頭一鬆,起身領命。
見節度使決心已下,太守和桑長史二人只得閉嘴認了。
商議定後,更鼓已敲過三更。一隊隊士兵分頭出發,敲響了織錦人家的大門。
外面傳來的嘈雜聲驚醒了季英英,她下意識地從枕頭下抽出了楊靜淵送給她的小刀道:“南詔攻城了?”
值夜的湘兒也嚇了一跳:“娘子,奴婢去看看。”
沒等她披好衣裳,綾兒走了進來:“牛副都督帶著兵來了。”
牛副都督?季英英一聽是他親自帶兵來,匆匆穿好衣裳,走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