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喪家之犬(第1/2頁)
章節報錯
濟南。
許建強把他的腦袋都伸進了繩套裡面,他就想一死了之算了。
他可以極其風光的,但是為了他那麼一丁點一丁點的小功名,然後就賣了主家變成,出賣主家的狗奴才。
說句實在的,他許建強三代人為劉家效力,到了現在也有點看不起人家的意思了,這也就是有功名的人看不起富貴人家一樣,劉家有錢但是族長劉遠橋不過七品主事管而已,算是有錢卻是無權的那一種。
在這年頭,人們看得起的是權力而不是錢,所以他投靠了知州李若楠,其實對方都沒有花錢,只是許諾事成之後給他一個一個秀才的功名,還會運作他中舉。
許建強在劉家幹了這麼久,他不想自己或者自己以後的後代,再做別人的奴婢了。
誰知道劉遠橋就這麼輕鬆的華麗的做了一個轉身,一轉身就有由一個七品的主事成為了萊州府的知府。
萊州府他雖然沒有臨清這麼富貴榮華,但是地域之大卻遠在臨清之上。
它下面管著二州五縣,權力遠在臨清知州之上,隨便一賞便賞了他的門人宋獻策一個即墨知縣,許建強他那一個後悔,只想只氣得吐血,只想撞牆,如果沒有出賣劉家,這會兒以他跟著老爺幾十年的經歷,他向老爺求賞,估計老爺賞他一個一官半職,也不是什麼事情,至於說秀才直接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是到了今天,他們已經跟劉家鬧翻了,已經成為了劉家的叛徒了,是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他在劉家跟三夫人張氏之間的醜事也都被揭發了出來。
三夫人張氏是掛著三夫人之名,卻是一個妾,劉遠橋他在不動聲色之間就把她給賣了。
在劉遠橋離開臨清去濟南赴任之前,就命人把三姨娘張氏賣給了人伢子。
以劉家的家世,他們肯定是不會缺這一點小錢的,他們這樣子賣掉,主要就是為了羞辱對方而己。
劉遠橋他在不動聲色之間就摘掉了自己的綠帽子,還給對方以狠狠的打擊和羞辱。
許建強沒死,但是他又後悔了,他倒是寧願自己死了算了。
他就後悔自己當時怎麼沒咬緊牙筋,把頭往裡面一伸腳一蹬,然後事就完了。
他沒有自殺,出來以後得到的訊息,那就是他許家所有的親人,都被趕了出去,趕出了劉家,由以前衣食無憂的富貴人士,變成了流落街頭的乞丐。
以前他們是劉家的僕人,各有各的差事,其生活已經比一般的地主人家富裕,但是一天失去了劉家這靠山,他們就連吃飯和落腳都成問題了。
許建強他本來是非常痛恨,負責這件事的劉福氣的,但是後來他又生氣不起來,他知道劉福氣還是念及了他跟許老爺子之間的舊情。
如果劉福氣他不念舊情,就不是把他們趕出去這麼簡單,而是把他們賣掉都沒有問題,他們許家籤的也是死契,也算是劉府的家僕,他們的兒子孫子算是家生子也算是奴僕,他們就是要把它賣了,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所以說還是劉福氣他念及了舊情,手下留情了。
其實許建強他在劉家幹了這麼久,也積蓄了不少錢,壞就壞在他的弟弟搞砸了陳圓圓的事情,賠了一萬兩銀子進去,結果他為了隱瞞事實,向林若楠借了一萬兩銀子,才把這個坑給填了,但林若楠是誰?他可是向棺材伸手的人,一早說好是不收利息的,但是後來看見無利可圖以後,他就翻臉不認人,堅決的說要利息了,他這利息一收,收的是高利貸的利息,結果就翻了一番,最後搞到許建強賣田賣地,把他名下的財產都賣掉了,才把這件事給了斷了,所以說就造成了他們流落街頭。
許建強他越想就越生氣,他就吞不了這口氣,本來他可以有更好的結果,就是因為一一念之差就壞了大事。
如果他留在劉家,即使成不了宋獻策那樣,搖身一變成了官員,像現在的劉福氣也都不錯啊,現在由福奇負責統籌劉佳正在的事情,每天過手的營養和籤掉都不知道多少,就是一個當官的都沒有這麼大的權力。
許建強他越想越氣,而且就是他們連吃飯都沒有著落,所以沒有辦法,他只好前去求見山東總兵劉澤清。
劉澤清本來他是去了臨清這個金山銀山之地駐屯,但是後來因為山東濟南被馬賊襲擊,他又被迫調回了省城守省城以後,又被命令集中他手下的精銳部隊前去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