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天下亂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戴安同事件給萊州的官場帶來了巨大的震動,他們都知道劉家為了賑災,那是不惜一切的。
而且還有一點的令人覺得要重視的就是,誰都知道戴安同他就是左布政使勞永嘉大人的同鄉和親信。
戴安同能當上這個位置,就是出自於勞大人的安排,結果劉遠橋半點面子都不給,還當眾的弄死了戴安同,還把他的家裡面的人都給搞死了,這種貨及妻兒的做法,極其殘忍,令人髮指也令人害怕。
勞永嘉他雖然是山東左布政使,很多時候他管不到萊州府這邊來,但畢竟是他是山東左布政使,也是官居三品的人,居然受到如此的不給面子,估計劉遠橋算是把這位布政使大人給得罪慘了,大家同在山東為官,可以說抬頭不見低頭見,以後有的是他的小鞋穿。
不過看劉遠橋,他的意思也是毫不在乎了,他已經令人把他劉家臨清的大宅掛出去發賣了,他們劉家在臨清也有許多店鋪,都是些地段繁華的豪華店鋪,位置非常的好,現在都一一的發賣了,就連劉少爺那一輛名聞天下的,號稱兩萬兩銀子的馬車也拉出去發賣了。
這些東西發賣還不令人震驚,更加令人震驚的就是他們劉家可是擁有運河四大船隊之一,現在他們的團隊也開始掛牌發賣了,有意轉讓給其他人,可見劉佳是極其的缺錢了。
這樣很多人都知道,這一次賑災讓劉家那是元氣大傷,搞不好那是恢復不過來了。
這就讓許多人感到不解了,劉家這一次救災搞得好像是破家救災一樣,他們這樣做圖的又是什麼?
後來經過官場上的人士解釋,才知道劉家救災也並非一定就是自願的,這出自於兩位巡撫大人的設計,兩位巡撫大人都把山東的救災壓在了劉府的身上去。
他們不敢打魯王府、孔府的主意,但是要打劉府的主意,卻不是什麼難處,所以他們就透過種種手段、道德綁架,讓劉家擔上的救災的擔子,萊州這麼多災民,劉家若救災不力,這些餓瘋了的災民,可是會把他們都給吃了,所以他們迫不得已只好救災了。
在設計劉家方面,幾位大人,可是費盡了心思,比如說西撫朱大典大人他就下了命令,不允許東三府的流民往西三府湧過來,以前大批流民都是往他們濟南、濟寧湧過來的,現在他可是下了命令,讓各地的官府嚴守邊防關卡,不允許西三府的流民往濟南方向湧過去。
把他們全部都勸回萊州去,如果對方不願回萊州的話,那就出動武力進行驅趕,反正不能讓他動進入西三府了。
很多人都可以確信一點,那就是臨清劉家、富甲天下,但是當過了今年冬天以後,估計劉家就不敢說這句話了。
其實這些官府們都知道,山東今年又是結束了吳橋兵變的第一年,就是就是一道坎,能渡過的話,萊州府就可以逐步的恢復,如果過不了這道坎,那就不好說了,所以說賑災就是關鍵。
這不單止是東府陳應元的事情,就連西府朱大典也被牽扯了進去,朝廷就明文的下令,要求西撫要協助東撫進行救災,安撫災民。
因為此刻北方己經亂套了,自古北方旱情多發,關中之地經常也發生旱情,但今年的旱情比較嚴重,除了陝西之外,山西的旱情也很嚴重,許多農民顆粒無收,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許多地方樹皮草根都被吃光了,百姓易子相食。
好在旱情非一日能成,當時民亂四起的時局,官府害怕引發更多民亂,如實上報朝廷之後,朝廷中樞也怕將災民,推向叛軍流寇一邊,壯大流寇的實力,於是朝廷上下行動起來,對山陝之地的災民,加以賑濟。
官府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災害所造成的影響,百姓有了吃的,就不至於餓死,局勢還不算太遭,只是,年年都有大災出現,讓更多有心之人,有了作亂的藉口,更是讓崇禎頭痛不已,難道是自己德行有虧,以至於上天年年都降下災禍,不是洪水,就是地震,然後還來乾旱。
光是一個遼東,就讓崇禎心力交瘁,手下臣子還鬥來鬥去,周廷儒被溫體仁給鬥得告老還鄉,流寇那邊更是越剿越多,如同韭菜一般,剿之不盡,現在,天災頻發,亂象橫生,這個皇帝不好當啊!他朱由檢除了要跟臣子鬥,還得跟天鬥,跟流寇鬥,跟建奴鬥,連崇禎都哀嘆:朕太難了!
山西是旱災,山東就是冰災,幸虧山東的冰災只是東山府而已。朝廷注意東山府。情況還是非常關注的,他們都明白一點,如果這邊的事情得不到緩解,那就徹底的完蛋了。
所以皇帝更是親自多次使用聖旨給朱大典,要求他協助陳應元負穩定東府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