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殺雞儆猴(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遠橋的辦法,那就是發動群眾進行監督,因為他也知道一點,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眼睛裡容不得半粒沙子。
而且他也發動一點,那就是進行內部監督,可以說內部人的眼睛更加的雪亮,容不下一粒灰塵。
現在的官府貪汙都是整批的、整窩的、或者是從上而下的,內部的監督,有用嗎?正常來說是沒有用的,你的上司當著你的面貪汙你都不敢管,因為他對你有絕對的管制權,你根本就無法對它進行任何的干涉。
但是劉遠橋他在萊州境內實行了一條新的條例,那就是所有被揭發貪汙救災物資的,一律就地免職,由舉報人,或者副手接任。
這就令這些權力極大的主官們人人自危,都擔心會被身邊的人或者自己的人從背後捅刀子也不敢下手。
當然這世界上的貪官就沒有不敢貪的,正所謂是黑色眼珠子看不得白花花的銀子,當大量的錢財和錢糧從眼前飄過的時候,不狠抓一筆那是不可能的,在太祖皇帝的時候貪汙六十兩就剝皮實草,結果還是有人鋌而走險了,更不用說劉遠橋他這種所謂的就地免職。
誰說燙手的銀子不敢拿的?就是燙壞手的銀子都有人拿。
首先栽在劉遠橋手上的就是掖縣的知會戴安同,掖縣作為萊州府的中心,也就是他們救災的中心地帶,也就意味著他們過手的錢糧財物是最多的,當大批物資過手的時候,易縣知縣戴安同他可是忍不住下手了。
戴安同知縣,他可是持著自己很有後臺的,他的後臺就是山東左布政使勞永嘉大人,勞大人是他的同鄉,他持著自己有這麼強硬的後臺,他可是沒有什麼不敢拿的,而且戴安同知縣他可是說的很清楚,像我現在乾的也不算過分,只是按規矩截留一半。
當戴安同他主動的決定截留一半的時候,他還振振有詞的說:“這些錢糧經過我的手上的時候,我要確保他數目的準確性和更多的災民得到救災,只有這些糧食掌握在本官的手上,才可以確定能夠流入災民的手上去。”
當然他所謂的確保,必須在他手上作為機動的東西,毫不猶豫地搬進了自家的糧倉裡面,然後高價的進行出售。
這些東西,被劉遠橋的人發現個正著,同時又被他的副手縣丞武安國舉報。
戴安同他被舉報以後,就被劉遠橋命人把他押到了府衙。
他一拍驚堂木,他說道:“戴安同,你竟敢膽大包天,貪汙賑災的糧響,該當何罪了?”
戴安同還是振振有詞的說了這一番說辭。
“這些糧食經過我的手上的時候,本官要確保他數目的準確性和更多的災民得到救災,只有這些糧食掌握在本官的手上,才可以確定能夠落入災民的手上去。”
劉遠橋他說道:“既然是如此,你們為什麼把糧食放進了自家的糧倉之中去?”
戴安同還在拼死的狡辯,他說:“誰說本官把糧食放在自家的倉庫去了,大人有何證據?”
劉遠橋道:“戴某人你必須明白,這些賑災的糧食,可是刻有專門的編號的,每一包糧食裡面還有一個紙條,說明其來歷、重量。”就是相當於後世標籤一樣的東西。
戴安同他這才不敢抵賴,他說道:“可能是管家搞錯了,把我們自己進的貨跟賑災的搞錯了,拿回來給你就行了。“
他持著自己的靠山,就是山東左布政使勞永嘉大人,他可是有恃無恐的很。
劉遠橋說道:“傳管家戴福上堂。”
戴安同看見劉遠橋不依不饒,大有一起把他拉下來之意,他臉色一變了,他說道:“劉大人,大家都是同僚,你何苦不依不饒,趕盡殺絕,你可是知道布政使勞大人可是下官的同鄉。”
劉遠橋面對對方的威脅,直接的就是懶得理他,他問道:“戴福,誰讓你把賑災的糧食運到自家糧倉去的,而且還高價的發賣。”
戴福他也是一個狡猾的人,知道保住了主人就是保自己,人說道:“這是小人自己搞錯了,把官家糧倉的糧食當成自家搬回來了,這只是一個錯誤而已,小人知錯了,小人認罰。”他這是在避重就輕。
他很明白一樣事情,他知道對方要搞他老爺,只要保住老爺就能保住他,所以他也是一口包攬了所有的罪責。
劉遠橋直接的就扔下了一個令牌,說道:“重大三十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