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顛倒黑白(第2/2頁)
章節報錯
洪承疇道:“對於劉大帥,本帥那是久聞大名,神交久矣,如果能見一面,實是平生快事。”
他可不會說,就在昨天,他還對劉布恨之入骨,還在自己的房間畫了一個小人,就恨不得咒劉布縱慾而死,但是現在既然成為了自己的米飯班主,成為了自己的主子,這就不同了,就必須說盡好話。
既然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吳修文就知道對方就是一個聰明人,此時放眼天下,就沒有比華夏軍更好的碼頭。
洪承疇不投華夏軍,就是死路一條,想投別的勢力,估計也就是死路一條,他就知道對方會好好處理這件事的,所以他就做了一個揖,然後說道:“下官安排。”然後他就迅速的離開。
吳修文回到軍營之中的時候,靜雲公還在不厭其煩的向這些將官們解釋一下華夏軍的各種政策和對他們的優待,而大帳之外,則集滿了士兵,他們都在旁聽,打聽這件事情的經過和結果。
他們就怕這些當官的不識好歹,壞了大事。
對許多當兵的來說,此刻決定的是全部人的命運,應該由全部人來決定,不能帶由某一個人來決定大家所有人的命運。
說白了,這就是大多數當兵的,都想降,就怕當官的壞了他們好事,所以很多士兵都是拿著武器而來,他們可是有言在先,誰敢壞他們的好事,斷他們的財路,這就是殺他們的父母。
靜雲公看見旁聽的人越來越多,他每說出一條華夏軍的例子,令這些士兵們紛紛的叫好,不免感嘆:“人心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靜雲公說出了這麼多,見對方還在問,他就有些不耐了,主要就是體力不支,全靠喝著參茶提神,他大聲的說道:“諸位!有一句話叫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任憑老夫在這裡說的天花亂墜,還不如爾等親眼所見,華夏軍劉忠勇大帥的營地,就在濟水對面紮營,不過是三里之處,諸位不妨派出上百人的隊伍,去華夏軍的食堂、營地裡面瞧瞧,看看待遇是怎麼樣的?這更有說服力。”
華夏軍的福利,出了名的好,據說每餐吃的是白米飯、白麵饅頭,還有肉。
這一切都是傳聞的,出自於敵人的宣傳,這些兵也都不敢信,這世界哪裡有這樣養兵的,這不是養兵,養的是祖宗,華夏軍騙人,都沒有底線可言了。
現在他主動邀請大傢伙去營地裡面瞧瞧,這中了許多當兵的意。
當即就安排人,推舉推舉了一千名士兵,隨著靜雲公等回華夏軍的營地,觀察一下華夏軍的待遇是如何。
這些士兵有些還是不放心,就擔心一去不回,他們都交代了後事,搞得好像這是敢死隊似的。
這些事才剛開始辦,吳修文就回來了,他向靜雲公使了一個OK的手勢,這個手勢是怎麼來的?就是向劉大帥學的,據劉大帥說的意思,就是任務完成的意思。
楊嗣昌就是一個精明的人,雖然他對大明忠誠,但是架不住大明爛泥扶不上璧,給不了他好處,也保不住他,所以他也要有心改頭換面。
但是改頭換面是可以的,就不知道對方能開出什麼樣的條件。
在大明這裡,他是最頂級的將帥,他不敢奢望有同等的待遇,但是也得混一個巡撫一級的官員才行,他就非常羨慕洪承疇跟吳修文之間私下會談,他可是知道,對方肯定就不是這一步說話,肯定是有重大的交易。
但是對方不邀請他,他也都無可奈何,他可是看見洪承疇走的時候,乃是病怏怏的,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但是他回來的時候,可是滿臉紅光,意氣風發,楊嗣昌心就沉了下去,他就知道明軍之中最為反華夏軍的人,估計已經向華夏軍投降了。
楊嗣昌他就在尋思:“就不知道對方向洪承疇開出了什麼條件?這樂成這樣子,想都不想就脫褲子。”所以楊嗣昌也都不顧有失禮儀,他就說道:“我等現在是唇寒齒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方開出了什麼條件,可是令你樂成了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