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東並不是族人,並不能在此讀書,但是此人非常的勤奮,在有空的時候就跑來私塾的窗外旁聽,閒的時候又幫忙著夫子挑水掃地,所以夫子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趕他。

靜雲公偶爾去私塾,看見了這小孩倒也有趣,一問之下,對方對答如流,靜雲公就覺得,這孩子天賦不錯,便破例讓他在此讀書,還可以免費的吃飯。

王文東也就是因為如此,而改變了人生,他雖然只是考中了秀才,一直沒有中舉,但是其人生,卻是獲得了巨大的改變,就是因為他是靜雲公認可的徒弟,也獲得了靜雲公傾囊傳授,才有了今天,對於靜雲公,他是敬佩至極。

當日他南下以後,師徒決裂,他十分難過,以後一直就往王家送去禮物,但是對方一直不肯收,這令他十分彷徨,王文東就知道,如果被師傅逐出了門牆,他只怕會成為仕林的笑話,遺臭萬年。

所以他一直就託中間人去說項,希望師尊能夠回心轉意,原諒於他,這日聽見有人傳話,居然是一直就在登州鄉下閒居的師尊,要前來見他,這令他十分高興。

雖然王文東時軍務繁忙,日理萬機,但是聽說師尊來了,馬上就放下所有的公務,飛快的跑去城門迎接。

當師尊的轎子進入了城門後,也不顧自己是堂堂巡撫大人的身份,馬上就迎了出去,跪在了轎子前,大聲說道:“不肖弟子王文東,見過師尊,師尊身體安康。”

王文東身為山東巡撫,治理一方,政通人和,很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街上百姓看見,堂堂巡撫大人,居然穿著一身官服,一路小跑的來到城門口迎接一頂小轎,不禁令他們議論紛紛。

孝子的周圍伺候的是敬迎公的家人姐都是黃文東的老熟人那這些老熟人他不能有些歡喜

轎子裡面傳來一個淡淡的聲音說道:“起來吧。”

王文東自從跟師傅鬧掰以後,一直就想改善雙方的關係,現在師傅主動的前來,令他十分高興,他說道:“學生已經在府內備下酒席,為師尊接風洗塵,請師尊移駕。”

靜雲公走了出來,數月不見,師尊已經老了許多,王文東不敢怠慢,連忙就上去攙扶。

靜雲公道:“不忙!為師今天來,不是吃飯喝酒的,要見劉遠橋,你且去安排。”

王文東不敢有絲毫的違抗,他馬上就說道:“沒有問題,但是監國王軍務繁忙,日理萬機,想要見他,須得安排時間,師尊移駕府中,沐浴更衣,略事休息以後,再行見面,豈不是更好?”

靜雲公道:“軍情緊急,救兵如救火,須臾不能拖延,你不能安排老夫,這就自行去拜見。”

王文東是一個精明人,他不知道師尊來此所謂何事,不敢貿然引他去見劉遠橋,萬一他是哪根腦子抽風,來一個當場痛罵監國王,他就吃不了兜著走,但是老師執意如此,他只好捨命陪君子。

王文東就是劉遠橋身邊的左右臂膀,第一紅人,他師徒求見,馬上就驚動了劉遠橋,劉遠橋就在德王府政事堂正堂接見了他們師徒。

劉遠橋沒有擺什麼架子和排場,而是一身皇袍,在幾個隨從的陪同之下來見,數月未見,劉遠橋更加的威嚴了,龍行虎步,有一股人君之風,劉遠橋嘆息而道:“數月未見,靜雲公蒼老了許多。”

靜雲公說道:“光陰如快駿馬加鞭,日月如流花流水,人生自古誰人不會衰老,秦皇漢武,追求長生不老,最終活成了一個笑話。”

劉遠橋笑道:“公來了就好,正好有些事情與公商量,孤在後堂,備下酒席,正好為公接風洗塵。”

雖然他們上次見面,那是鬧得不歡而散,但是劉遠橋一直對靜雲公,是表示了極大的禮遇,各種賞賜不斷,現在對方主動來見,雖然不知道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但這應該是好藥,好的開始。

靜雲公道:“吃飯的事情不急,老夫來此,是要討一件差事。”

劉遠僑聞言大喜,如果此老願意為他效力,那是如虎添翼啊,劉遠橋更加高興了,他說道:“不急!吃完再說。”

王文東在旁邊伺候著,他看見劉遠橋相談甚歡,稱得上是君臣相得,他也十分高興,在一邊幫腔的說道:“正是如此,人是鐵,飯是鋼,這空著肚子的人,和餓著肚子的人,也都談不到一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