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大分紅利(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作為萊州子弟,既然坐了天下當了皇帝,離不開家鄉老百姓的支援,現在依然是如此,老劉家吃肉,別人喝湯,也得給別人一點好處才是。
他們可不能學朱元璋,自己當了皇帝,在家鄉里面大修皇陵,建造都城,卻是把家鄉的百姓折騰得不輕,正所謂當地的老百姓唱的一首兒歌:“說鳳陽,道鳳陽,自從出了個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當地是出了一個皇帝,但是卻像耗盡了本地的元氣,耗盡了本地的精華一樣,當地權貴是多,富戶也多,但是老百姓卻是風不調,雨不順,大多數都吃不飽飯,日子過得不好。
而劉家坐了天下以後,想的事情,也是想如何做出一些事情,回報本地的老百姓們,劉遠橋能坐天下,是離不開東三府老百姓的全力支援,因為有這一地區老百姓的支援,這才令他們迅速的強大起來,集結大量的力量,跟明軍爭奪天下。
現在他們已經坐了天下,就是要大發紅利的時候了,至於這紅利該如何的發,這就不好說了,總不能每個人都發錢,總不能每個人都封一個官吧?這一個重任,就交給了劉布,劉布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如果由他來處理,相信他會妥善的處理此事,把這一切都搞得妥妥當當的。
因為劉布在以前,就已經提過這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建議,也十分對了劉遠橋的胃口。
劉遠橋一直都是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但是有一點卻是真的,他對身邊的人,相當的不錯,對家鄉的老百姓,也都相當的不錯。
要知道在浮山一代,劉家的地佔了五成以上,但是他們每年所收的租卻是最少,在災年的時候,還會減免,還會回饋給老百姓,當地的老百姓對他是非常感激,在當地的威望非常的高。
再後來,他擔任登萊巡撫以後,也把這些政策推廣到了全地區,讓大多數的老百姓都得到了實惠,劉遠橋他為什麼會獲得本地老百姓、鄉紳的支援,自然就是因為他這種政策,大家一起發財的政策,才是令他們立足的根本。
他們已經當了皇帝,富有四海,自然就是進一步發放福利的時候。
別人心裡面會不會如此的期盼,劉遠橋他不知道,但是劉布父子他們卻覺得有一種眾望所歸的榮譽感,當然就是到了發錢、發糖的時候了,所以派出太子劉布前去老家,以太子之尊兼知直轄府,這也是情理之中,許多人都認為這沒毛病。
在第二天,劉遠橋就著召集了三品以上的官員,在軍處集合,一起開會,聽取劉布關於登萊直轄府的一些構想。
一開始,很多官員是持反對的態度的,因為國家剛剛才統一,百廢待興,需要用錢的地方非常的多,現在還有許多老百姓在捱餓,也有許多地方是處於非常貧窮的狀態,國家集資開發一地,並非良策。
天下人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過當他們聽劉布在解說,除了皇陵和皇宮部分需要朝廷的撥款以外,其他的資金,都是自己籌備,不會讓朝廷拔銀子,只會需要一些政策。
需要政策的話,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天下就是老劉家的,劉布跑去家裡面回饋槡梓,該怎麼樣搞,就怎麼樣搞。
這是贏得了朝廷諸臣一致的贊同,這些大臣們心裡面還在想,這老朱家的內帑裡面,有錢到了這種地步,居然還不用國庫的錢,自己拿錢出來。
皇帝有錢,這是大好事情,意味著大家在困難的時候,可以往這方面伸手。
這一場朝會,劉布得了他所謂的政策上的支援,那就是獲得了十年免費的特權。
當然這所謂的免稅,並不是這一塊地方就完全不用收稅,而是取之於彼,用之於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