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流寇也都知道他們這一優點,加以利用,一看風聲不對的時候,就開始往山林裡面跑。

但是到了這一步,洪承疇再也不敢吊以任何的輕心,即使對方身邊人己不多,他也都不敢放鬆,而是派出更多的軍隊,對敵人進行追繳。

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事情,洪承疇才不敢把李廣海怎麼樣。

所幸李廣海還算是識相,沒有認為,據守一座西安城,就可以跟他作對,而是在跟他試探了口風以後,在他保證以後,就開始放棄了一切。

這樣一個結果,雖然不能令他滿意,也只能夠是這樣了,對於這些人才,不能為他所用,也不能成為他的敵人,如果成為他的敵人,馬上就給幹掉。

在第二天,洪承疇就命令他的軍隊,開始接管西安城,此時飄揚在西安城牆上的大明日月旗,降了下來,標誌大明在這一帶的統治,正式的結束。

許多人看著降下來的大明日月旗,都淚流滿面,痛苦不己,他們木然的看著洪承疇的軍隊,耀舞揚威,源源不斷的開進城中,接管各處的樞紐。

經過十幾天慘烈的大戰,城中的守軍,死傷十分的慘重,防守城牆的,大多數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並以老弱病殘居多,在擊潰流寇以後,多數都回家去了,這就令守城的軍隊少的可憐。

此時不說他們開啟城門,就算是不開啟,華夏軍要拿下這裡,也都是輕易而舉的事情。

華夏軍計程車兵,大多數都是穿著半身甲,他們的鐵甲,主要是保護胸口和頭部,因為如果穿的是全身甲,動作就不靈活,再進行拼刺刀的時候,就不能夠最大的發揮作用了,這樣的裝備,讓他們看起來有些怪異,但是卻是非常實用,對士兵有很好的防護。

華夏軍王師,雄糾糾,氣昂昂的開進了西安城中,這可是讓老百姓們十分的震驚,西安城的老百姓,但凡能動的會喘氣的,幾乎都上城參與了戰鬥,這也就讓他們有最起碼的軍事常識。

一看這支軍隊的成色,就知道他們非常能打,全員披甲,就相當於擁有家丁一般的戰鬥力,數萬家丁,那還得了,難怪華夏軍會天下無敵。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提刑觀察使、都指揮使等人,帶領著全城的主要官員,跪在的城門口這裡,恭迎華夏軍的進入。

洪承疇騎著高頭大馬,在親衛隊的簇擁之下,緩緩的走了進來,看見這麼多前朝的官員,跪在了地上,他也都絲毫沒有徵服的喜悅,主要就是他最為看重的李廣海,沒有成為其中之一,其他的都是一些阿諛奉承之徒,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

洪承疇受命掌管西北一帶,雖然是軍政一手抓的長官,但是他希望在民政方面有一個得力的助手,這樣他就可以抽出精力,專門負責軍事方面的事情。

就目前的陝西而言,形勢還是十分嚴峻,在陝西七府之中,大多數還打著大明的旗號,雖然他們是由地方的豪強控制,處於觀望狀態,但是他們的大軍沒有抵達,還是不能夠讓他們臣服。

還有一點,就是這麼大一個地方,各處都有山賊、土匪、流寇等等,危害地方,若不把這些人加以剷除,很容易就尾大不掉。

所以洪承疇明白,他來這裡,主要的,還是負責軍事方面的事情,缺少一個得力的助手,甚至可惜。

而且他來到了這裡,雖然只是陝西總督,但是卻讓他掛上了徵西將軍印,負責西北的軍務。

也就是說,他有能耐向青海、甘肅其他地方進軍,也會獲得朝廷的支援,甚至朝廷本來也就是這樣一個意思,舞臺都給他搭好了,就看他們唱出什麼好戲。

如果唱不出什麼好戲,估計也就辜負了這一個徵西將軍大印,洪承疇還是非常感激劉遠橋,把他調來,對外用兵,而不是用在中原,跟朱明的殘疾勢力打仗,省得尷尬。

洪承疇雖然只是一個文官,但是也有開疆闢土的豪情壯志,以前的大明,不主張對外擴張,也沒有這方面的實力,他們這些文臣,也都不敢這般想,現在有了這樣的實力,他們就會考量,恢復漢唐盛世在西域的榮光了。

奸雄如曹操,都會有一種為大漢帝國開疆闢土的豪情,死後以墓刻:漢徵西將軍為榮,像他們這些人,更加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