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斬草除根(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次伏擊行動,雖然他們在人數上佔了絕對的優勢,但是也不敢掉以任何的輕心。
陳文若親自部署了作戰任務,具體到連級,他說道:“此戰我們將以獅子博兔之努,迅速拿下這一股敵人,不留活口,下封口令,任何人不得討論此事。”
參謀長連忙說道:“明白!”不過他又說道:“將軍,兄弟們來這裡打仗都很辛苦,這些都是李朝的王公貴族,身邊少不了財富和美人,何不讓兄弟們順便也發點財!”
如果是在中土境內,他是不敢提這種要求的,因為軍法處會找你的麻煩,但是在的是李朝,這就不同了,華夏軍有責任和義務保護華夏帝國的臣民,卻是沒有任何義務保護李朝子民的安全,他們在這裡就算是燒殺掠奪,其實都稱不上是犯罪,不趁機發財,更待何時?
陳文若自從揚州之戰以後,就成為了名將,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了,他知道自己屬於半路出家,要學的東西很多,距離天下名將,還有好大一段的距離。
比如說跟劉布相比,在軍功方面都沒法比,要知道劉布同樣也是半路出家,但是人家所立下的軍功,也是實打實的,人就得謙虛,才會有所長進,陳文若的虛懷若谷,為其他將領佩服,也得士兵們愛戴。
陳文若沉默了一下,他說道:“財物可以留下,事後大家平分,但是女人不行,後患無窮,本將無法擔待,爾等亦然。”
他們這一次行動,主要就是為了伏擊對方,將對方徹底幹掉,如果能夠徹底的把對方幹掉,那便是一了百了,可以了卻許多的事情。
如果對方留下了活口,就相當斬草不除根,會有後患,對他們非常不利。
在此次出發之前,已經定下了策略,就是今天出手,雞犬不留,事後毀屍滅跡,堅決不認,他們會把這一個責任推給附近的一股山賊,李朝的臣民,相信不相信,這就不關他們的事了,反正只要把這些人幹掉,他們還能張口喊冤不成。
而且就算是喊冤又怎麼樣?還有人能為他們主持公道不成?既然得罪了華夏帝國,就要承受帝國最為嚴厲的懲罰。
參謀長覺得有些可惜,他還在想著,如果把這些財物給劫了,再把這些女人都弄回去,讓兄弟們樂呵樂呵,或者是賣了,也是一條財路,既然將軍下了死命令,堅決不同意,他也沒有辦法,迅速的把任務傳達下去。
李倧等人在親衛隊的保護之下連夜的離開,其時華夏軍還沒有對漢城進行包圍,這就讓他們可以從容的離開了,他們離開了漢城以後,沿著官道,迅速的往平壤方向邁進。
他們這一行人,多達五千之眾,但是大多數都是以王公貴族為主,至於他們的家丁和僕人,有戰鬥力計程車兵,其實不過是兩三千人,為了低調行事,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只是帶領了皇室衛隊,保護著他們去北方,漢城中的幾個主要戰鬥部隊,都沒有隨他們而去,還留在這裡,繼續的抵抗敵人。
李倧遙望巨大的漢城,他是有一些感慨,今天一走,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回來了。
不過感慨歸感慨,他們的腳步可是絲毫不減,當然他作為李朝之主,也都不用自己走,而是讓人抬著轎子,迅速的離開,倒也輕便。
如果是平時,他肯定是有一個很大的儀仗,是由三十六人抬的大轎,顯得他的風光和氣派,此時只是逃亡,又要低調,所以他們只是一個八人抬的轎子,迅速的離開。
追隨李倧離開的,還有李朝的文武大臣,王公貴族,這些人之中,大多數也都把自己的親眷都帶來走,這也是華夏軍要把對方一網打盡的原因。
把這一群人打盡,基本上就差不多把李朝的上層貴族給摧毀了,那時候的李朝,雖然還有八道,還有幾百萬的臣民,但是上層的官員和頂級的精英都不復存在了,估計在華夏軍的教化和統治之下,就可以把這裡的人收買過來了。
所以他們才會做了這麼狠的決定。
李倧一行人,急急忙忙地往南方向走,對於逃跑,他們是相當的熟門熟路的,還派出了尖兵在前面打探,就怕中了華夏軍隊埋伏。
當然他們目前的情報所顯示,已經有數萬華夏軍登岸了,但是他們的目標應該都是南漢山城,覺華島、漢城等等,至於他們還不是對方的主要目標。
他們還在慶幸,幸虧他們不是對方的主要目標,這才可以從容的撤退,如果他們讓對方盯上,要走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