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這一支部隊衝上去,沒有擊潰敵人,反而變成了送人頭,全軍大潰,令李朝軍隊的主力團滅,估計皇帝就是再寵愛他,也會砍了他的腦袋,所以他才會逃回南漢山城。

逃回了這裡,算是他的地盤,掌握著軍權,別人就是想要殺他,也都不容易,不過他想逃可是不容易,他前腳才逃回南漢山城,還沒關上城門,華夏軍的騎兵就追殺了上來,雙方又在城門這裡展開了浴血的廝殺。

南漢山城為二千年前高句麗時期的土城,經多年的翻修加固,終於在李朝時代光海君年間得以最終建成。

城內的最高峰日長山,遠至仁川的夕陽,近到漢城及京畿道一帶的景色全都進入視野。

整個城郭周邊高而險,中間則低平易守,城內居住舒適方便,可以說是山城的有利條件,城分為內外城,周長九公里,高三至七米,東西呈長方形狀。

其有四個門及六個暗門,指揮官兵的守禦將臺設於城內高地。城內曾建有國王避難時的行宮及各種設施。丙子胡亂時,仁祖李倧曾在此避難四十六日。

守禦將臺是為了監視敵人、觀察周邊情況而建造的二層木造建築。它是南漢山城中建造的四座將臺中最高的建築物。

南漢山城的行宮在國家發生戰爭時替代都城作為避難地使用。與其他行宮不同,這裡擁有處理國家事務的各種設施,並設有宗廟和社稷場所等。

現在華夏軍放著漢城不打,搶先攻打覺華島和南漢山城,看他們的手段,就是要先斷其後路的打算。

漢城它的防禦體系就是以覺華島,南漢山城作為外圍的支撐,拔掉這兩個點以後,就相當於拔去了老虎的爪牙一般。

如果是以前,戰事不利的話,他們大可以退往這兩個地方據守。

但是現在倒好,華夏軍是搶先對付他們,先拿下他們這一個地方,這就令他們十分的為難。

南漢商城在丙子胡亂的時候發生過一場大戰,阿敏率領的八旗軍隊,將這裡團團圍困,最終逼迫對方投降。

此戰之後,他們加強了這方面的防禦,主要是準備了更多的糧食和水源,以防止對方團團圍困。

誰知道這些準備都沒什麼毛用,華夏軍根本沒有對他們進行圍困,而是直接的就發動了猛攻。

雙方在城門這裡一帶,展開了極其激烈的爭奪戰。

李朝士兵也知道現在就是生死關頭,如果不能夠把敵人趕出去,山城就會落入敵人之手,敵人在這裡居高臨下,炮轟漢城,這就會更加快漢城的陷落,令他們擋無可擋。

而且他們也都知道,如果讓山城落入敵人之手,他們也是死路一條,如果說早前,他們還可以逃跑,那是因為還有路可逃,現在逃不了,因為他們無路可逃了,除了拼死一戰,就沒有別的選擇。

倒是有些李朝士兵,他們是懷有別的心思,這就是想跪地求饒,但是他們發現,華夏軍極其的兇殘,根本就沒有用他們繳械不殺的那一套,見到這些拿著武器的和穿著軍服的,一律開槍射殺,說白了就是雞犬不留的做法,這令他們十分的驚恐,不敢投降,只能夠拼死一戰。

華夏軍的騎兵在城門口與李思成的部隊展開爭奪,他們是處於劣勢的,畢竟騎兵是最擅長平地作戰,在山城這裡作戰,與平地是不同的,沒有能發揮他們的長處。

只不過李朝士兵也都好不了哪裡去,他們現在被華夏軍打到魂都沒有了,成為了驚弓之鳥,只知道亡命的逃跑,即使退守在這裡,也只是為了保命而戰而已,雙方打的是旗鼓相當。

不過很快,華夏軍的火槍手就迅速的趕到了,華夏軍的火槍手趕到的時候,可是給他們以很大的壓力,這些使用火槍射擊的火槍手,他們可以在李朝士兵的射程之外射殺對方,給對方以巨大的震撼和打壓。

這令李思成十分的憤怒,仰天怒吼,大聲的說道:“這樣子打仗法,根本就沒法打。”一言道盡了他心中的無奈與苦楚。

以前他們跟建奴怎麼幹,都是雙方拿著刀在砍,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戰鬥。

現在倒好,敵人在百步之外對你進行射擊,敵人可以殺你,你卻殺不了敵人,這可是十分的憋屈,令他們十分的無奈,有力使不出,坐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