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們在恍然大悟,才知道大明為什麼會被華夏軍給滅了,建奴為什麼會對華夏軍,畏之如虎。

朝鮮半島上的狹狹隘,可以說地理位置就限定了他們的眼光和格局,這麼小一個地方,居然敢跟中土皇朝爭霸,自取滅亡。

要知道李氏朝鮮,是為什麼成立的,那是因為高麗趁著中原大亂之時,奪取了開元路(遼東)。

大明建國以後,要求其歸還開元路,當時的高麗君臣,根本就不想歸還,還派出的大將李成桂率軍出發,前往遼東,準備跟大明開戰。

只是士兵們不願打,李成桂也不願打,被上面迫急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殺回了京城,把皇族給滅了,建立了李氏朝鮮。

他們現在敢殺害華夏軍的使者,一方面是出自於大明和建奴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有內心自大的心理,他們就在想,既然中土大亂了,他們是不是可以趁火打劫?混水摸魚。

遼東如不是被建奴佔了,指不准他們早已經出兵攻打。

對於朝鮮來說,他們一直有志於恢復當年高句國的彊土,高句麗故土,就包括了現在的遼東地區,他們一直都屈辱都認為,這是他們固有的領土,只是為中原皇朝憑自身的強大,奪取了過去,有朝一日,他們終歸是要奪回自己的領土。

中原大亂,就是最好的機會,如果臣服了華夏帝國,就意味著他們沒有機會向對方下手了,如果雙方交惡,就可以有機會下手了。

當然,他們也做好了多種打算,李朝李倧大王他可是搞得很明白,一切都與他無關,都是他手下的臣子乾的,主要就是親虜派、和親明派乾的,一切與他無關。

他一直也都是這樣子管理朝政,調整臣子們的權力紛爭。

在嘗試挑釁大明和日本的時候,都是讓手下出馬,他居中策應,出了什麼問題,就把手下推出去,把自己摘的一清二楚。

現在也不例外,看到了華夏軍如此的強大,根本就不能力敵。

以前他認為,華夏軍就是陸師強大而已,水師一般,他們的陸師強大,但是萬里調兵來到這裡,也都不容易,更不容易的,還是雙方隔著一個遼東,建奴盤踞在那裡,他們要打至這是,沒三成年都不能成行。

而且他們也都跟建奴暗中的達成的協議,對方一定會死死的拖住華夏軍,不讓他們從陸地上進攻朝鮮,如此一來,他們幾乎就是萬無一失,十分安全的。

當然李朝君臣也不是傻的,他們也看得出,華夏軍水師可以從登州出發,直接的渡過了黃海,進攻半島。

但是水師所能夠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使是最牛逼的水師,也上不了岸,所以他們最多經歷的就是一場壬辰倭亂。

但是當華夏軍海軍出動的時候,對他們實施全面打擊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厲害。

富裕無比的漢江城區,居然就在半天之內,就被對方的大炮輪了一遍,夷為平地,變為火海,數代人之努力,數十里的繁華,傾刻間化為廢墟。

華夏軍如此的暴戾,激起朝鮮君臣們的同仇敵愾之心。

也令他們驚恐萬分,害怕不已。

現在他們才知道,海軍是如此的厲害的,現在他們才確信,華夏軍海軍擁有大量的紅衣大炮的傳聞。

以前他們一直認為,這只是傳聞,只有西方人才會有這麼多的大炮,華夏軍不可能有這麼多,他們如有這麼多,早就飛天了,所以他們認為,這只是傳聞,只是華夏軍故意誇大其詞的宣傳。

也都是明軍水師為了自己失敗找的一個藉口,當他們真正跟華夏軍交手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朝鮮作為一個海防大國,他們一直也都注重發展水師。

壬辰倭亂,陸師全潰,全靠他們的水師,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就連鄰居大明都為此讚賞不已。

但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水師,居然在跟華夏軍海軍,第一輪交手的時候,就開始團滅了,這如何不令他們驚恐萬分,害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