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華夏軍強大的軍事打擊,李朝一面召集全國八道所有的精兵,迅速的入京勤王救駕,另外一方面,馬上了就派出了使者禮部尚書鄭有信,向華夏軍求饒議和

鄭芝豹看著對方的使者鄭有信帶來了幾個人頭,對方聲稱:“此為殺死上國使者奸賊首級,現奸賊已授首,請大帥退兵,恢復兩國之和平。”

鄭芝豹不屑一顧,他冷笑道:“你隨便拿幾個人頭來,就說是兇手的人頭,未免當本帥是三歲小孩?”

鄭有信跪在地上,誠惶誠恐說道:“大帥明鑑,此確實乃是殺害上國使者的兇手,他們乃是受到了建奴的收買蠱惑,為破壞兩國之關係,殺害上使,此事經過我朝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三堂會審,確認無誤,乃是鐵案,請大帥明察。”

鄭芝豹冷冷地說道:“我國使者的遺胲呢?”

鄭藝豹這麼一問,可就讓對方的使者為之尷尬了,要知道,當時他們可是一湧而上,把華夏軍的使者亂刀分屍,就連剩下的屍體殘渣也都被他們一一的扔掉揚威,哪裡還有什麼遺胲?

不過李朝鄭有信早有說辭,他說道:“這已經被這奸賊給毀了,這些奸賊,膽大妄為,喪心病狂,殺死上使,還毀屍滅跡,華夏和李朝,一衣帶水,昔為友好之邦,今為兄弟之鄰,理應和睦邦鄰,勿讓親者痛,仇者快,我國大王已經派出了使者,求見貴國皇帝陛下,願俯首稱臣,永為藩屏。”

這就是李朝人的奸計了,他們是在拖延時間,他們可是知道,華夏帝國的皇帝,就是無上的權威,如果涉及到皇帝的事情,沒有人敢代勞,只能由皇帝來親自決斷,既然他們說是要跟皇帝和談,下面的人,估計都不敢打他們了,這就達到了拖延時間的目的。

這可是李朝幾位大臣和高人聯手想出來的辦法,主要是為他們調遣各地的軍隊,入京勤王,爭取時間。

果然,當鄭有信這般一說了以後,鄭芝豹也是無可奈何,他說道:“這是你們的權利。”

看見了這樣的情形,鄭有信不免感到心中竊喜,如此一來,他們便爭取到時間了,華夏人就是愚蠢,把他們的皇帝陛下抬出來,就沒有人敢逾越了。

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弱點,他們可以加以利用。

誰知道,他還沒高興多久,鄭芝豹臉一沉,大聲的命令:“海軍陸戰隊準備登陸艇,準備登陸!”

聽到的這一句話,鄭有信大為震驚,他大聲說道:“大帥這是為何?剛才你不是已經答應收兵,這豈不是出爾反爾?”

鄭芝豹往燕京方向做了一個揖,他說道:“本帥在太廟之前,奉天子之令,征討叛逆,此乃制遺大將出徵,有聖旨為證,天地可鑑,李朝欲求和,汝之事也,本帥職責,拿下漢城,捉拿李倧問罪。餘者皆不為所慮。”

鄭有信十分的憤怒,他說道:“華方不肯收兵?雙方如何何談?”

鄭芝豹冷冷的說道:“議和為爾等所提,朝廷是否答應尚未知曉,本帥奉旨率兵十萬,翦平李朝,以報辱國之恨,自當奉旨,至於爾等所提之議和,與本帥何關?”

鄭有通道:“上國使者,不是我國大王和朝廷眾臣所殺,乃是勾結建奴的逆黨所為,現在己一一授首,只要向華夏朝廷解釋清楚,雙方便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以兄弟相稱,何故再生戰端,令生靈凃碳,親者痛,仇者快?”

鄭芝豹冷冷的說道:“本帥乃華夏帝國閩親王、海軍統帥、只奉皇帝陛下旨意,爾等有何訴求,可以去向皇帝申訴,除非皇帝陛下有旨,否則十萬將士,堅決奉旨,絕對不撤退。”

鄭芝豹殺氣騰騰,擲地有聲的說出了這句話,差點可是把鄭有信給嚇死了,他的這一套計策,如果在大明的時候可是十分的好用,可以把這些人玩弄於掌股之間,但是華夏軍卻是完全不同,他們根本就不會在乎你這些手段。

他們所謂的和談,主要就是拖延時間,如果能夠忽悠對方撤退,自然是好,但是聽對方的口氣,居然是要攻破漢城,捉拿李倧大王,這是不可能。

鄭有信看見他斬釘截鐵,他憤然的說道:“這一般說來,貴國方面,根本就沒有誠意和談。”

鄭芝豹冷笑:“都什麼時候了,居然還在玩弄口舌之爭。”他冷冷的說道:“殺我使節,辱國之恨,傾漢江之水洗之不清,咱們便在戰場上一較高低。”

鄭芝豹可是說到做到,他一邊在跟李朝的使者扯皮,一邊就命令他的海軍陸戰隊,登上了登陸艇,紛紛的往岸上駛去。

他們的海軍,已經使用大炮,將敵人的水師大寨、碼頭、炮臺反覆的橫掃了幾次,炸得對方哭爹喊娘,大多數地方,都已經變成了廢墟,火光沖天,濃煙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