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威勢,己到眾望所歸,一言廢立之地步。

他敢如此乾綱獨斷,那是他培養了一大批忠於他的低層軍官,也許這些高階軍官們,有些小心思,彎彎道道,但是這些士兵們和軍官們,都是全力支援他們的,在他軍隊之中,沒有可以挑戰他的實力,沒有人可以動搖他的權威。

但是令朱燮元始料不及的,乃是福王朱常洵,斷然拒絕了提議。

這令朱燮元有些意外,朱燮元親自去勸,痛心疾首道:“江山淪喪,逆賊竊居神器,殿下此時不出,更待何時?”

朱常洵對於這一位大佬來勸他當皇帝,一點興趣都沒有,他說道:“小王才疏學淺、貪財好色,年高德劭,不足以擔此重任,還是請朱大人,另請高明吧?

此時的朱常洵,是腦際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的,心中也是充滿了憂傷的。

幾十年前,為了坐上這位置,他們費盡的心思,用盡了辦法,連他的老爹都親自下場,都鬥不過這一群該死的大臣,只能來到洛陽這地方,混吃混喝等死,此恨實在是比山高,比海深。他算是恨死了東林黨這一班人,若非這一群禍國殃民的狗官,大明斷然不會至此。

如果由他朱常洵當皇帝,不會短命,不會把國事搞的一團糟,且看東林黨,全力以赴,保的都是一些什麼玩意?短命鬼朱常洛,短命鬼朱木匠,吊死鬼朱老五,便像黃鼠狼下的崽,一窩不如一窩。

如果不是他們這般死折騰,令大明元氣大傷,何至於此,看到天下如此,朱常洵是痛心疾首,他每天心裡面都在痛罵:八殺千刀的東林黨,禍國殃民的奸臣,若非爾等如此折騰,大明的江山和天下就不會到今天的地步,如讓本王坐了天下,現在還好好的當著皇帝,就算學著他神宗二十八年不上朝,同樣可以做到無為而治,天下太平。”

作為皇族近親和正統,看見大明到了今日的地步,他實在是心如刀割,但是他早就死心了,早在他離開京城的時候,他就知道,今生今世,再無回京城之日,金鑾殿上的那一個位置,永遠也都不會屬於他,眼看大明就被這群人折騰沒了,他內心的憤怒和痛恨,無以加復,無能為力,他就知道大明完了,朱家也就是完了,他就是有一天過一天。

以前還能過富貴王爺的生活,在他被抄了以後,僅能過地主老財的生活,僅吃飽飯而已,至於以前父王的賞賜,自己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財產,全部都沒了,所有的東西都化為了烏有。

就在他絕望等死這一刻,朱燮元讓他當皇帝,作為大家的旗幟,繼續的抵抗華夏賊,力挽狂瀾於既倒。

他心裡面只有一個字:“操!”

大明到了今天這一個地步,就算是太祖皇帝重生,也都無能為力,他去當,也都當不了旗幟,也都沒有辦法力挽狂瀾,只怕會死得更慘。

朱常洵倒是派人瞭解了華夏軍的政策,他現在雖然作為皇室的近親,皇帝的叔叔,但是像他們這種沒有田地,沒有財產的王爺,對於華夏軍來說,就像街邊的狗一般,正眼都不想看一眼,這其實是正合他意,敵人正眼不看一眼,也就不會弄死他了。

如果他當上的小朝廷的皇帝,落入了華夏軍之手,千刀萬剮都是輕的,所以他斷然拒絕,就算不為自己,也得為自己的孩子考慮。

聽到了福王這一般說,朱燮元痛心疾首,他大聲的說道:“殿下!你當知道,這天下乃是你朱家的,現在天下有難,朱家子弟不挺身而出,銳付國難,還能指望於誰,你就眼看著太宗皇帝打下來的江山,就此拱手讓給別人?”

現在的朱常洵,已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自從他的王府被抄了以後,他也像剝下了身上的神聖光環,變得天不怕,地不怕了,對方手掌重兵又怎麼樣?難不成還將本王一刀殺了?

他憤然說道:“大明有今天,全是你們這些東林黨的狗賊折騰而致,爾等以道德聖人而自居,行卑鄙無恥之事,黨同伐異,禍亂朝綱,令百姓民不聊生,天下大亂,且問你等到了地下以後,如何向太祖皇帝交代?”

福王這般聲色俱厲的反問,倒是把朱燮元給問倒了。

在朱燮元的眼裡,大明有這樣的亂象,這是建奴作亂,該死的奢崇明造反,該死的流寇作亂,該死的叛賊劉遠橋作亂。

諸亂並起,才令大明有了今天的地步,作為大明的忠臣,皇帝的臣子,他所要做的,就是率領軍隊,把這些人一一的加以剿滅。

但是今天福王作為皇族的長者,第一順位繼承人,現在向他發出了這樣的靈魂拷問,可是得把他問倒了!

在以前他一直認為,大明亡於這些亂臣賊子之手,但是作為皇室的領袖福王,居然說出大明亡於東林黨這樣的話,令他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