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傳國玉璽(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白城建立在兩座大山之間,易守難攻,但是對於遠征的中漢軍來說,攻打一座跑不動的城市,遠比要攻打逃跑的比兔子還快的蒙古人容易。
華夏帝國統帥部,就是看見了這一種可能,所以才會選擇派出一支精銳部隊,深入草原,準備對白城進行致命一擊。
劉遠橋下了旨意,目標就是要拿下林丹汗,就是要拿下他手中的傳國玉璽。
林丹汗現在依舊還是草原各大民族的共主,也就是蒙古帝國的三十五代大漢,把他生擒活拿了,就意味著滅掉了蒙古帝國。
要知道大明雖然是在蒙古帝國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國家,但是並沒有完全繼承蒙古帝國的全部遺產,只是佔領了蒙古帝國在中原部分的土地而已,而在廣闊的關外,依舊還是蒙古人的天下。
大明重新修了長城,並且沿著長城修建了九邊重鎮,佈下了百萬大軍,主要對付的,就是北方強大的敵人,也就是蒙古人。
這一般的說,蒙古人就是大明自建國以來最為強大的敵人,一點也都沒有毛病,你看大明都滅亡了,蒙古人的殘餘,依舊盤踞在草原之上,在廣闊的草原之上,還有無數的部落,視他們為共主,等待他們的召喚。
在劉遠橋等人眼裡,如果能夠趁此機會,一舉攻下了白城,滅掉察哈爾部落,就相當於滅掉了蒙古帝國,這樣的蓋世軍功,不是一個皇帝,可以拒絕的誘惑。
同時也就意味著繳獲林丹汗手中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華夏曆史上的第一重寶,可以跟傳聞之中的大禹九鼎相提並論,其價值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
自從始皇帝用它作為鎮國之印以後,它就作為君權神授的象徵,擁有了傳國玉璽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沒有傳國玉璽在手,就是白版皇帝,缺少神性。
在學術界之中,公認的傳國玉璽已經隨著唐末帝李從珂毀於五鳳樓的大火之中,這一場大火,連五鳳樓這樣的建築物都燒成白地,更不用說這一塊玉石了。
其後宋徽宗得到的那一塊應該是假的,雖然經過了眾多的學術大家,一致評論,認為這是真的,但別人都有一個疑問,如果是真的,宋徽宗這貨還能讓金人給俘虜了,還能亡了國,成為了歷代歷朝皇帝之中最為丟人的那一個?
其後元朝所獲得的那一個,雖然很多人認為是真的,但是更多的人也有別的看法,應該是後世造假的,真正那個絕世奇寶,傳國玉璽已經是毀了。
但是對後世的帝王來說,傳國玉璽是真是假,其實只是錦上添花。
宋繼承於唐,可以理解為宋代是從唐代手中接過了皇位,也接過了傳國玉璽(皇權)。
其後蒙古人崛起於沙漠,滅掉了宋朝,一統天下,也可以說從宋朝的手中奪取了傳國玉璽,他手中的那一塊是真是假,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皇權在手。
其後的明朝,雖然是在元朝的廢墟上建立來的國家,但是他卻是沒有徹底的滅掉元朝,元順帝可是帶領著他的整個朝廷,逃往了上都,也就可以理解為,傳國玉璽依舊還在他們的手上。
其後明軍雖然多次對蒙古人進行了打擊,捕魚兒海一戰,更是給蒙古帝國的殘餘以致命的打擊,但是其皇帝終究是逃了,也可以理解為,他把傳國玉璽帶走了,大明這十幾位皇帝,都可以理解為沒有傳國玉璽的白版皇帝。
在廣闊的世界人民的心中,有很多人還在認為,蒙古帝國的皇帝,才是東方的主人。
劉遠橋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一次一定得拿下白城,生擒林丹汗,得傳國玉璽自然是最好,如果沒有的話,他也會令人仿造一枚,只要將蒙古帝國的皇帝拿住了,滅掉其國,就可以從其手上,繼承其國祚,也就是說,可以繼承傳國玉璽。
劉遠橋他對幾位領兵前去的大帥說道:“此戰關係重大,諸君當依計而行,全力以赴,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