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京師老百姓表面的眼裡面,是這些官員,主動恭迎他當皇帝的,但是這些人是什麼樣的貨色,劉遠橋一清二楚。

雖然他們在華夏軍的威逼之下,已經是屈從了,但是這些人只能做表面上的利用而已,真正的大用,是不可能的,劉遠橋也不可能讓這些人掌管國家大權,繼續的將朝政,搞得烏煙瘴氣。

大明能有今天這樣的局面,還真不是皇帝的問題,大明自從定下了內閣的體制以後,外有內閣票擬,內有司禮監批朱,可以從繁忙的政務之中抽身出來,享受著快樂的人生,修道的修道(世宗),賺銀子的賺銀子(穆宗),吃喝玩樂的吃喝玩樂(武宗、神宗)。

這也意味著,大多數的禍,不是他們闖的,而且是大臣們闖出來的,是他們折騰出來的,用崇禎皇帝的話來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乃亡國之臣也!”

如果不是這些人黨爭權鬥,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大明朝也不至於如此。

這些文官士林集團,在普通的老百姓眼裡面,他還是大明的臉面,是道德君子,只有劉遠橋深深的明白,這些所謂的道德君子,其實就是依附在大明身上的毒瘤,沒有他們,大明還能活下去,有他們以後,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滅亡。

更為重要的一點,雖然是這些人把大明折騰累完了,才讓劉家有機可乘,強勢的崛起,但是劉遠橋也都絲毫沒有感謝這些人之意,雖然他心裡面在冷笑,沒有這樣的幫助,他當不上皇帝,但是對於這種人,他還是不敢用。

所以他就必須搭建自己的班子,構建新的權力架構了。

大明朝的官員,憑著他們的努力,成功的把朱家的天下,分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也都把他們的傲氣都給培養了出來。

想當年,這些人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時候,哪個不是說跪就變跪,說拜便拜,皇帝的權威,那是至高無上的,對於大臣想殺就殺。

但是現在倒好,這些人對於皇帝,已經毫無敬畏之心了,見到了皇帝,也不行跪拜之禮,只是做了一個揖。

而且他們還更加培養出一種十分坑爹的氣氛,那就是自從嘉靖年間起,朝廷就流行一種風氣,那就是隻有罵皇帝,跟皇帝對著幹的,才是能臣,才是諍臣,如果凡事都依著皇帝的意思,對皇帝百依百順,這就是媚上,這就是無恥之徒。

像當年的嚴蒿,為什麼會被罵奸臣,不是因為他貪汙腐敗,嚴蒿他貪汙腐敗的同時,跟他斗的正人君子徐階他們同樣貪的更多,但是嚴嵩的名聲就是臭到了極點,這就是因為出自於官員們的宣傳,認為此人奉迎上意,無恥媚上。

這一種思想,在劉遠橋的眼裡,是極其的扭曲的,在劉遠橋的心中,天地君親師,這是綱常倫理,是道德的基礎,聽皇帝的話,沒有毛病。

但是在這些人的眼裡,聽皇帝的命令,居然就是媚上,就是沒臉沒皮的行為,這還得了?

所以說在劉遠橋眼裡,這些當官的,壓根就是端起碗筷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而且更坑的就是,這些所謂計程車林中人,清流君子,他們對別人可像是聖人一般的要求,對於自己則像是賤人一般的要求,像是既當的婊子又立貞潔牌坊,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劉遠橋就認為,大明的滅亡,其根源就是上層官員思想的扭曲,形成了他們的集體腐敗,然後所有的官員只負責黨爭權鬥,只顧著撈銀子,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這才把大明搞到如此的地步。

這些當官的,口口聲聲說大明有今天的地步,是當兵的不給力,如果他們能夠迅速地剷平建奴,剷平流寇,剷平的劉家,大明就不會滅亡了,劉遠橋就在冷笑,這都到了什麼時候了,居然還在甩鍋給別人,這些人他除了會甩鍋以外,還會什麼事情?

&nd說明軍官兵不能打仗的?他們在大明那裡,領不到軍餉,吃不飽飯,自然是沒有力氣打仗,百戰百敗,也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而他們投靠了華夏軍以後,一個兩個都是像小老虎一樣,兇狠的不得了,這樣已經能夠說明問題了,也就是因為如此,劉遠橋才徹底的對這些人死心和絕望,他就知道,如果依舊還在用這些人,還在信任這些人的話,華夏帝國距離滅亡,也就是一步之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