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輝他自己是親自來拜訪幾位閣老了,而他的那一群爪牙,則去拜訪其他的文武官員,這些官員受到了華夏軍情報局的威脅,要麼是歸順,要麼是死。

當然滿朝文武百官,也都不是個個都怕死的,也有些脖子硬的,硬是跟華夏軍扛,結果華夏軍駐守在他們門口的衛兵一撤,亂兵一湧而入,就把他舉家殺光,一個不留。

如果是別的做,得還更狠,那就是連房子都燒了,華夏軍他不燒房子,那是因為這些需要沒收歸公,獎勵給有功之士。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答應合作了,而且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敢去參加靜雲公所主持的葬禮嗎?

而且還真的有楞頭青,他想去,但是又不敢,還派人去問周輝,能不能同意他們先去參加了皇帝的葬禮以後,然後再去進正陽門迎主。

這叫拜別故主再迎新主,也可以放下心裡面的包袱。

誰知道周輝陰測測的說道:“今天你去參加前朝皇帝的葬禮,請問明天,誰來參加你的葬禮。”

這句話懟回去,這些官員就更加不敢去了,就算他們不怕死,也得為自己的家族和妻兒想想。

現在的京城是軍管狀態,一切都是由軍隊說了算,三法司都還不存在,也就意味著,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觸怒了華夏軍,他要幹掉你,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而且在這些官場上,也都傳出了十分令人驚恐和絕望的訊息,大明還是有幾個頂級的權貴的,比如說名聞一時的張國公府、成國公府、徐國公府,這些國公府都是大名鼎級的勳貴,傳了幾百年,幾乎與大明同始終,結果現在,這些國公府直接的就被夷平了。

當然夷平,並不是說把他們的家都放火燒了,變為平地,而是其家族主要的人物,全部都被亂兵殺死,而這些人的奴僕和家人,就全部被貶為奴隸。

雖然華夏軍對外推說是亂兵所為,但是誰都知道,這是華夏軍有計劃的行動,劉布為何駐紮在正陽門,對這一切袖手旁觀,不聞不問,就是他不想把這些髒活和髒水,沾到了自己的身上。

而且華夏軍這般幹,也都符合歷史的潮流,那就是歷朝歷代,滅國之後,這些頂級的貴族那還可以倖存下來的?如如果能倖存,都是投靠了敵人,才可以苟活的,但是現在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

這就令許多人都為之恐慌和絕望了,人家看不上眼的,就殺光,看得上眼的,你不賞臉,估計他也都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所以這些人就乖乖的,老老實實的做人了。

現在的京城,屬於華夏軍軍管狀態,分別由劉布手下的幾位大將分段包乾,負責不同的區域,在該區域內,華夏軍就負責所有的事務,情報局則是可以在所有的區域和部門,都開始串聯和工作的一個特殊部門。

軍隊只負責佔領和守衛,真正的許多事情,現在目前還是由情報局的人來幹,現在主要的,還是清除田地裡面的雜草,馴服那些不聽話的人。

至於靜雲公公開搞葬禮,既然有監國王殿下的旨意,也有劉布的金牌,還有劉布的親衛隊帶隊,所以也都沒有人敢刁難他。

靜雲宮算是華夏軍之中德高望重的耆老,士兵們對這一位老人,也都非常的尊重,他要張羅這些事情,就任由他折騰,只要他老人家高興就好,人家是跟國王殿下稱兄道弟的人,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負責鎮守皇城一帶的,就是劉布手下的頭號大將肖寧。

肖寧是劉布的侍衛出身,也算是跟劉布最早的人,算是華夏軍高層將領中,少有的文武雙全的人,所謂的文武雙全,指的是勉強認得字,讀得懂軍報。

肖寧為人十分的穩重,在華夏軍中威望也都很高,所以才會由他來負責接管皇城一帶,肖寧他也接到了劉布的條子,要求他配合靜雲公的行動,雖然他一點都不想這般的幹,但是大帥有令,他不敢不從,只好來到了靜雲公前聽令,這位老人他要什麼就給,他雖是來了,但是他自己卻不參與上去,也都不允許宮裡面計程車兵,宮裡的太監、宮女披麻戴孝。

有資格為皇帝披麻戴孝的人,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的人,比如說靜雲公,他不敢管,他身邊的隨行,肖寧也都不敢管,但是如果其他的人,也都湊著熱鬧,想要為前朝皇帝披麻戴孝,肖寧不介意成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