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要價不低(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他們就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本來一直都想命令關寧鐵騎入關,支援山東戰場的。
這支精銳的拳頭部隊,該怎麼使用,該怎麼打,兵部都做好了安排。
但是偏偏這時候,卻發生了錦州之兵,孫傳庭跟他在那裡大打出手,所以朝廷說什麼,也不敢把關寧軍調往山東戰場了。
並且他們還有一個擔憂,如果是以前,就是放棄了關外所有的地方,建奴肯定會迅速的填補這一塊的空白,他們的兵鋒將直抵山海關城下。
但是以建奴的能耐,想破關而入,攻佔大明,那是不可能的,他們就是佔領了大明的整個遼鎮,那也是疥癬之疾,終有一天,大明會把這些地盤都搶回來的。
如果關寧軍撤退,讓盤踞在海州的孫傳庭趁虛而入,那他們就會被華夏軍前後夾擊,這可是非常危險的。
面對這種困境,朝廷可是充滿了擔憂,他們就在想,如讓華夏軍佔據了遼西走廊之地,兵寇山海關外,大明就危了。
而且他們終於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麼華夏賊佔領了遼南這麼久,都沒有向海州下手,現在突然間卻向海州下手,這是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想法。
所以遼西將門的人,關寧軍不但不能動,還得加強他們的防禦力量,所以皇帝只好想盡一切辦法,弄去了一筆錢糧給他們,希望可以振奮軍心士氣。
收到了這一筆錢糧,祖大壽沒有任何的歡喜和謝恩之意,反而對手下的眾將憤然說道:“這就是大明朝廷的做派,用你的時候,你就是座上賓,不用你的時候,連狗屎都不如。”
朝廷現在就是這般的折騰他們,認為關寧軍的利用價值不高了,所以連軍餉都停發了,現在看需要他們在外面打仗了,所以馬上就補發了軍餉,這是賣命的錢,也都沒有人敢拖。
只是他們這種做派,可是讓關寧軍這些人都為之氣憤不已,大家都是賣命的,結果俸祿還不能夠正常發,只有在賣命的時候才能準時發,那麼一點錢,真是令人失望不已。
且看人家對面的華夏軍,軍響從來不會拖欠,戰場立功,還有特別的表示,為什麼華夏軍每個人打仗都像小老虎一般的兇猛,就是因為他們是為自己打仗。
大明的兵就是兵,差不多是奴隸,華夏軍的兵,他們個個腰包都是滿滿的,大多數都稱得上是小老闆、小地主,這樣的軍隊打仗,如何不能勝利之?
祖大壽掌兵三十年,得出一個結論,軍隊越是有錢,打仗就是越是容易勝利。
比如說當年盤踞在遼鎮的關嶺鐵騎,他們雖然只有上萬人,卻壓著東北各族的人,都抬不起頭。
還有到了後來迅速的崛起建奴,雖然只有區區之八旗,但是他們軍隊的戰鬥力卻是非常的強,就是因為他們這些兵,大多數都是很有錢,都是小地主,為的是自己拼命,為的是自己打仗。
到了這一步,祖大壽也不能夠不選後路了,他對他的妹夫吳襄說道:“現在咱們真的是得尋一條後路了,否則咱們的子孫後代,就得死在大明這條船上。”
吳襄對這樣的情形,他也是無語了,大明可是現實到了極點,你有利用價值就發糧響給你,你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拖欠你的,甚至是不給。
當兵吃糧,當兵的就是靠著這一份糧響來活下去的,有些人還要養活家人,你剋扣人家的,讓人家一家子吃什麼?喝什麼?
朝中的官員還理直氣壯的說:“現在朝廷正是多難之秋,不但爾等拖欠糧響,就是當官的也都在拖欠,咱這些京城的官員,已經幾個月不發糧餉了,地主家都沒餘糧,官不聊生啊!”
他們這是在向下面的人哭窮,只是為堵住下面的人嘴,不讓他們開口,不讓他們伸手。
朝中做官的,他們有的辦法撈錢搞錢,所以他們只在乎當官,這權力在手,還怕搞不到錢?在下面這一群苦哈哈只能忍飢挨餓,坐看妻兒餓死。
朝中的諸公和天下的人,都在說他們遼西將門,在養虎為患,養寇自重,但是他們也都不想想,如果不是這樣子,他們連一口飽飯都沒有的吃。
戚繼光倒是一個狠人,他一戰就把蒙古的炒花部給打垮打殘了,結果朝廷也就不需要他了,早早的把他攆去廣東養老去了,就連跟著他混的戚家軍都落不了好下場。